|
很多电子工程师也有梦:小时候酷爱电子制作,梦想长大创造出一个个科学奇迹。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有些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向注重股票和楼市一样注重眼前的实际利益。梦,逐渐变得陌生和久远了。2008年来临,是否是梦想重燃之时机?
没有梦了
一些外商来中国开拓业务时总结说,中国工程师的特点是喜欢要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芯片。不像美国和日本公司,你给我芯片就行了,其他不用管,我自己想做什么、怎么用还不想让你知道呢!还有美商来说,中国工程师有从众心理,别人用什么,我就用什么,而很多外商正好恰恰相反,我偏要和别人不一样!
今天,在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有创新性思维至关重要。人们说培训得极好的专业人才称为“匠”,只要注重教育就能出现很多匠;而能成为大师级的创新性人物凤毛麟角。那么,工程师的梦想到哪里去了?
造梦环境缺失
首先,现行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缺少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上,长期以来比较注重灌输性教育。社会上创新制度与风气不够盛行,由于种种原因,盗版难以杜绝,仿制容易被接受,克隆更容易成功。只有全社会形成鼓励、热衷创新的生态环境,才有创新遍地开花的可能。
其次,我国电子企业实力还不够雄厚。常言道“有容乃大”,由于我们企业不够“有容”,因此显得小气——喜欢见效快的短期行为,不能容忍犯错误,因此哪里谈得上冒险去创新。因此,只有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经济与技术积累,并且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创新,重视、保护创新型人才和成果,工程师才能真正创新。
再有,工程师的生存状态决定了创新的艰辛。很多有想法的工程师为了生活,为了一份好工作,不得已收敛自己,斩断了自己的梦想。因此,只有工程师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并且有探索的勇气和胆识时,才能实现创新。
梦想实现难,不难?
我们为何要创新?因为创新这种冒险能够带来奇迹,带来跨越式发展。同时创新型人才往往是不拘一格的,具有戏剧性的。以下举三个例子。
苹果公司:领军人物乔布斯起伏20年:20多年前充满孩子气乔布斯造出了苹果电脑,因成功太容易而不珍惜,后离开公司;20年后回来重振苹果,推出iPOD和iPhone。
Cypress: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7年美国高增长IT企业10强”第四位的Cypress公司,作为一家中、小型半导体公司,产品定位不能和大公司较劲,又要和大众产品差异化,因此产品定义至关重要。该公司的Wireless USB、PSoC、西桥、太阳电池……大获成功,在各自领域具有瞩目的市场份额。其总裁兼CEO——T.J. Rodger是灵魂人物。同时他充满传奇性,曾是美国橄榄球队员的前锋,中午不吃饭去长跑,晚上钟情于自己酿造的高品质红酒。收购太阳电池公司——Sun Power就是一个高风险,Sun Power是他的斯坦福同学开的,几年前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Rodger收下来,今天全球讲究绿色节能,Sun Power使Cypress在太阳电池领域引领风骚。
Xilinx:据2007年12月国际电子商情网站预测,2008年第一季度晶圆出货量也将下降8%左右,但是联电的客户Xilinx是个例外,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第一季度晶圆出货量都将增长。但Xilinx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师20多年前在硅谷创办的,当时也没有FPGA。该公司20多年一路跑来,已经成为FPGA领域数一数二的公司,在可编程芯片大放光彩的今天,该公司业绩骄人就不足为奇了。
一位退休人员,一位怪气的精英,一位稚气的小伙子,他们能够成功。可见,工程师的梦想弥足珍贵,梦想实现看似难,也好像不难。
2008年,梦想启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