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linux-gcc 交叉工具链的安装方法
[复制链接]
今天看了国嵌的视频,觉得里面的交叉工具连的制作讲得很清楚、明了,之前在网上找了好多资料,不是说的很繁琐,就是讲得含糊不清。我想总结一下,希望能帮助初学者能快速的学会,其实我也是初学者!1. 需要的文件: 已经编译好的 arm-linux-gcc压缩包,现在常见的版本有3.4.5、4.3.2以及新出的4.3.3(主要是对浮点运算进行了优化),建议大家用3.4.5或者4.3.2,比较稳定。 2. 需要的运行环境:linux平台,可以用redhat9.0企业版(国嵌的视频光盘中好像有)建议大家使用虚拟机平台,使用很方便。 然后开始安装,按如下步骤走: 1. 使用root用户进入linux系统(这时应该安装vmware tools,因为方便) 2. 打开指令终端,点左上角 应用程序 -> 附件 -> 终端(假如是英文界面的的话,自己翻译一下) 3. 将arm-linux-gcc压缩包复制到/opt/下,假设这里压缩包的文件名是“arm-linux-gcc-4.3.2.tgz”,则输入如下指令: # cd /opt # tar xvzf arm-linux-gcc-4.3.2.tgz -C/ (-C是后面可以指定解压到的目录,假如留空,就默认解压到根目录下面去了) 说明一下,在解压的时候,会连同压缩包内的目录树一起解压,没有的文件夹目录,会自己创建,假如存在,则直接使用。 假如使用上面的指令解压,如果看到“usr/local/arm/4.3.2/lib/gcc........”,则可以看出,会创建usr目录、local目录、arm目录、4.3.2目录...,我们知道在根目录下面本身就有一个usr目录,所以就不会再次创建,而是直接在原来的usr目录下创建local目录,同样,假如原来就有local目录,则不创建,直接使用,如此依次类推。。。其实和window系统下的winrar的解压是一差不多的。 好的,假设解压完成。 4. 编辑环境变量的文件: # gedit /etc/profile (使用gedit打开profile文件,也可以使用vi编辑) 找到“path manipulation”字符串, 在下面的任何一个“pathhmunge ...”的后面回车,添加新的一行,此时“pathhmunge”前面必须用制表符键(tab键)建立一个空挡出来“ pathhmunge”,和原来的pathhmunge对齐,注意:一定不能用空格,这个是语法规定的。然后在后面写上刚刚解压的.../4.3.2/bin路径, 这里按照我的例子就是: " pathhmunge /usr/local/arm/4.3.2/bin" 注意:假如原本有其他版本的gcc编译器的话,要注释掉,可以在“pathhmunge......”前面添加“#”来注释掉当前行,例如 "# pathhmunge /usr/local/arm/3.4.5/bin", 至此,修改完成,然后保存退出。 为什么要注释,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虽然arm-linux-gcc的版本不同,但是他们的指令名称是相同的,如果全部保留的话,就不知道到底该运行那个版本的程序。 5. 输入如下指令: # source /etc/profile (使刚刚的设置在当前的终端里面生效,如果退出重新运行终端的话,会还原成原来的。可以通过重新启动linux来是设置永久生效) 这时你可以
6. 已经完成了工具链的安装。
希望大家能看得清楚明白,如果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出!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