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81
 

由于厂商间合作的原因,国产的单片机用过不少,准国产的台系单片机也用过一些。这其中大多数是51系的,也有一些精简指令集的8位MCU。

 

芯海、磐芯的以精简指令集为主,磐芯没有C编译器,芯海自行开发的C编译器。在编译器优化方面还有待提高。其应用依然以汇编开发更为常见。

特别要提出芯海的ADC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初次使用的时候可能会被绕晕(各种复杂的配置)。

 

昂宝、芯圣、宏晶都属于51,各有优劣吧,

宏晶烧录难度小,有串口就能烧,不需要额外工具,资源也很强大,一般在功能验证的时候会用它来快速建立模型。

芯圣的89S003F4部分端口具备数字消抖功能,在某些应用上具有特效。

昂宝应该属于台系厂商,MCU应该是从台湾新茂收购的。中规中矩,用着还算方便。

 

合泰(盛群)应该也是台系厂商,他家MCU不确定是什么指令集(直接在C语言环境下开发,没注意指令集),有自己的编译器和离线烧录器,功能很稳定,用起来也算方便。

 

51系的MCU最麻烦之处就是idata空间有限,需要考虑什么变量分配到idata区,什么变量分配到xdata区,很多本可以用结构体定义的变量会因为储存空间不足被生生拆分开来。

 

除了上述自己亲自用过的MCU,还接触过不少国产或者台系的MCU厂商、代理商。目前国产的MCU真是百花齐放,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东软、松瀚、锦锐、应广,以及各家方案商自己定制或者改丝印改封装的MCU)

 

除此之外,还接触过平头哥中天微的MCU,这是一款32位的MCU,功能比较强大,具有自己的编译器,不过编译效率还有待提升(吐槽一下内置的printf函数资源占用过高,不敢用)。

 

国产的其他基于ARM的MCU就比较多了,不一一列举。

在内核一样的情况下,各家的竞争点就在于外设了,国产MCU的优势在于开发周期短,往往发现一个bug后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解决。拿到样品时可能发现有bug,等项目开发完成准备量产时bug就解掉了。

我们自己也有在开发SOC产品,目前专注于验证使用自家在用的MCU内核,别家的MCU用得逐渐少了。

 

不管怎么说,国产MCU的进步是看得见的,相信我们将在不久后的将来看到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使用的都是国产MCU。

 
 

回复

208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82
 

个人觉得新唐的单片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开发的SKD包和进口的非常类似,种类也非常的丰富,低功耗,高性能。性价比也很高。

 
 
 

回复

202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83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各种活动铺天盖地,举国上下都在赞叹70年来祖国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在70年的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感谢eeworld给我们这个行业一个赞一赞祖国的机会。针对国产单片机具体而言,国产大厂就那么几家。平心而论,通用系列国产的同国外的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主要在于客户认可度和市场推广程度。
       比如说我就是做华大单片机,目前来看64引脚以内,32位单片机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的。例如,ST,TI430,PIC等。 目前在使用我们片子的用户,主要还是消费类,简单控制类产品。例如:温控器,充电宝,电动玩具,消防探头,简单电机控制等。 工业用,目前还是真的干不过国外的。 这个路线主要在于工程师们用一种用习惯了,除非公司要求降成本,基本不会去研究国产的。毕竟国外的品牌,工程师脑子里对他们的认可度,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将来看,国产的单片机,会陆续向主频更高,功率更低上面发展。这个路线比较长久,更任重道远。 工业推广成本优势不是主要考量方向,稳定,口碑品牌积累才是漫长的工作。国内的工程师们都想用国产的,毕竟用中国自己的MCU不但价格更低,而且国内厂商价格厮杀,工程师会有“爷爷”般儿服务的感受。
       总结,国产的MCU没啥奥秘,中国已经可以自己研发,稳定生产了通用类产品国产的已经完全可以不需要国外的了。陆续看市场推广吧,工程师什么时候认可了,我们才是真的成功了。国外的品牌垄断利润也快到头了。 这个过程是漫长但是是必然的,因为我大中国第一商业大国,会把全世界产品的价格都给砍下来,让全世界人民享受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中国的商业思维就是这样。 而非贵外国人那种研究高精尖,注册专利,拿垄断利润的强盗逻辑。 从这点看,中国是世界的希望也不为过。

      至此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祝福我们的国产单片机更大更快发展,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回复

527

帖子

0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中级)

84
 
chenbingjy 发表于 2019-9-26 19:15 用过宏晶的STC12C5A60S2,还有新唐的51,M0(NUC140VE3CN),并且获得过好多块新塘开发板。 感觉新唐的M0不 ...

一看就是在二姨家混过的,哈哈哈

 
 
 

回复

527

帖子

0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中级)

85
 

用过新唐的M0 M4,开发就用MDK,烧录用ICP+NULINKME,方便快捷,程序运行稳定

 
 
 

回复

30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86
 

用过新唐系列NONA 100系列的,当时正好赶上共享单车的疯狂,ST系列的货期基本在1个月,最后用这个系列的做出来功耗和STM32L0系列的一致,抗干扰稳定性一直也比较好。官网和技术支持都做的很好,固件库也都很清晰。

 
 
 

回复

169

帖子

1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87
 

新塘的32位单片机M058在性价比,稳定性是很不错的。,内置EEPROM.在电力仪表,,稳定性好,容量也大。烧写很方便,性能很强悍,相比ST便宜好多!

 
 
 

回复

114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88
 

51系列的用过STC,十速,STC的调试下载方便。自带串口哦。小产品没有比它再便宜,性能满足就能干,呵呵。

 

 
 
 

回复

413

帖子

7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89
 

因为具体要求是狭义的中国,日期也没有持续到双十,那么中华民国或者说台系芯片的新唐,合泰,义隆等等严格都不算

除兆易创新在北京,其余主要是华东的上海及其周边,如杭州无锡
华南的深圳


ARM的CORTEX-M3核心
最知名的是兆易创新GD
后续的有凌动MM

M0核
有差不多十家,具体后续补充


51核
著名的是STC
STC的缩写,早期应该是SST+C的意思吧,就是SST的CN代理,后来缩写
后来则容易被误认为ST+C,中国的ST?
其余的也差不多有十家
位於上海的几家有些也有悠久的历史,例如华大是整合几家组建的,有一些产品基於251,即Intel的51升级版16位内核

自有内核
主要集中在上海,例如东软(原海尔半导体),例如复旦微,基本上用於自家的智能卡芯片
大致上,自有内核的单片机在90年代是比较多的

再列举几家有名点的:
中颖
赛元微电子
芯圣
ChipON

 


实际情况是ARM Cortex-M的授权数已经增加至超过400个
包括ARM内核的MCU,从4位、8位、32位,国内做MCU的厂家数量至少在两百家以上,这是没几年前的数据

 

 
 
 

回复

869

帖子

0

TA的资源

禁止发言

90
 
主要用过stc和GD的两个国产品牌的单片机,感觉性价比还是非常好的
 
 
 

回复

51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91
 
用过兆易芯片,国产整合进步还是很快的。技术需要积累与突破,实现对用户的承诺就是成功的。支持国产!
 
 
 

回复

2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92
 
正在用华大的
 
 
 

回复

7608

帖子

2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高级)

93
 

大部分国产单片机不是51就是ARM,除了便宜并没有多少确定性优势(部分某一点的强,不能以点带面)。

51 的正在用stc15,arm的简单点灯了一下gd32,

除此之外,多年前研究处理器构架的时候,还接触过北京君正的MIPS单片机好像叫jz4什么型号,mips当年可是和arm并驾齐驱的体系,多用在路由器,mp3等手持设备上。

除了便宜还是便宜,其实站在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本人一点不喜欢大陆的国产单片机。厂商网站混乱(最典型的stc,居然本人最喜欢的八卦炉也在主页上!),资料混乱,手册混乱,代码混乱,开发环境混乱,还有兼容问题,所有应该加强的都被省掉了降了成本。

国产片抄硬件没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软件环境和知识环境的建设,硬伤,大部分只能依赖用户自己解决。

好在risc-v这个东西国际上免费开源的傻子们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软件环境和知识环境的问题,剩下厂商自己建设的需求比其他产品小很多,兆易GD等国内riscv片厂应该能搭搭顺风车。

希望EE能多争取一些GD的riscv评估板回来评测。

个人签名

默认摸鱼,再摸鱼。2022、9、28

 
 
 

回复

378

帖子

1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94
 

国产的单片机,用过3种:STC的51系列单片机;北京兆易创新的GD32单片机;灵动MM32单片机。其中正经做过项目的是STC和GD32。

学校里学的就是51系列,因此工作后用过51做过项目,一个粮机称重的项目,项目不复杂。当时对STC51的印象就是管脚少,开发简单,便宜。后来发现STC51也出了很多性能更强的单片机,同时针对各行业应用特点推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单片机。

GD32是当时研发负责人选择的,说试试国产的芯片。因为用过STM32,所以GD32还是比较顺手,就是感觉技术支持什么的差点。

国产单片机品牌很多,很多感觉都有一定规模了,进步也很大。虽然大部分都在模仿,但也都在努力国产化、自主化。工程师们应该给国产更多耐心,更多信心,以后会有更多好的单片机在一些行业领域逐步替代国外产品,向芯片国产化、自主化的各位研究人员致敬。

 

 
 
 

回复

243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95
 

用过STC、台湾合泰、北京兆易创新GD32、赛元51系列单片机等。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GD32F103RBT6,当时是兆易创新的人来过我们这,推荐了下,说可以PIN2PIN代替某公司产品。后来就说试试吧。打了板,和某公司的几乎没啥区别吧,开发上、应用上都比较像。优势就是成本低、供货稳定。

现在有的产品也会用GD32的单片机,感觉产品没出现什么不可理解的问题,感觉国产单片机进步还是很大的。

 

 
 
 

回复

3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96
 
国产单片机就是
 
 
 

回复

12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97
 

STC51、GD32,STC便宜简单嘛,GD兼容这么方便,而且技术支持也不错哦,性价比又高,价格供货都稳定!

 
 
 

回复

48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98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回复

264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99
 

用过STC的1T单片机。比普通51系列单片机速度更快,而且不需要外部复位电路,整体上使用比较简单,价格也很低。

而且开始做测试时,是直接找STC申请的样片,给了好几片。

 

 
 
 

回复

119

帖子

2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100
 

stc单片机吧!现在的stc15和stc8系列的真的超赞,1T的速度,不能说快,但是做一些东西够了,还有硬件的spi,iic,pwm,真的资源越来越多了。 加密性强,很难解密或破解,解密费用很高、国内能解密的人少。 超强抗干扰: 高抗静电(ESD保护) 、轻松过 2KV/4KV快速脉冲干扰(EFT 测试) 、宽电压,不怕电源抖动 、宽温度范围,-40℃~85℃ 、I/O 口、单片机内部的电源供电系统 、内部的时钟电路 、内部的复位电路 、内部的看门狗电路经过特殊处理 。 三大降低单片机时钟对外部电磁辐射的措施: 禁止ALE输出; 、如选 6 时钟/机器周期,外部时钟频率可降一半;单片机时钟振荡器增益可设为 1/2Gain. 。  超低功耗: 掉电模式:典型功耗<0.1 μ A   、空闲模式:典型功耗2mA  、正常工作模式:典型功耗4mA-7mA 、掉电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适用于电池 。  在系统可编程,无需编程器,可远程升级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8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