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片机与TCP/IP网络(接口电路图详解(1))
[复制链接]
----89c52单片机部分 ——ISA接口的A,B部分. 这是RTL8019网卡ISA的前半部分A1--A31(1...31),B1--B31(32...62)共62个引脚.
DATA0--DATA7是网卡的8位数据总线,接单片机的P0口.
RESDRV(33脚)(RESET)接单片机的T0(P3.4),单片机用P3.4来复位网卡。
IRQ9接单片机的INT0(P3.2),IRQ9是网卡的中断9,接到单片机的中断0上。(但我的程序没有使用中断操作,我是用查询操作的)
IOR,IOW接到单片机的p3.6,p3.7(/WR,/RD)
GND是地,VCC为+5V的电源。
A0--A19为网卡的地址线,共20根,我们用到网卡的地址为十六进制的0240H---025FH, 转换为二进制为
地址线 | A19 | A18 | A17 | A16 | A15 | A14 | A13 | A12 | A11 | A10 | A9 | A8 | A7 | A6 | A5 | A4 | A3 | A2 | A1 | A0 | 240H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X | X | X | X | X | 25FH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1 | 1 | 1 | 1 | 1 | 我们看到从地址240H到25FH,地址线的A19---A5是固定的000000000010010,因此A10--A19接地,A7-A8接地,ADDR8--ADDR15对应地址线的A0--A6.(实际上A5也可以接地,这样可以减少一个单片机的引脚。这是作者在设计电路时没有注意到,同时A9也可以接VCC)。
A0--A6(ADDR8--ADDR15)接单片机的P2口。
因此当P2口为
地址线 | | A6,A9(ADDR15) | A5(ADDR13) | A4(ADDR12) | A3(ADDR11) | A2(ADDR10 | A1(ADDR9) | A0(ADDR8) | | | 1 | 0 | X | X | X | X | X | P2口 | | P2.7 | P2.5 | P2.4 | P2.3 | P2.2 | P2.1 | P2.0 | | | 1 | 0 | X | X | X | X | X | 当P2口为二进制 1X0XXXXX时 将选中网卡的I/O地址空间。在程序里,我使用110XXXXX来选中网卡的地址。
地址映射:
| 单片机(P2口)也就是DPH | 网卡(I/O) | | 11000000 (0C0H) | 240H | | 110XXXXX | 2XXH | | 11011111 (0DFH) | 25FH | 我在程序里定义了 reg00--reg1f 来对应240H--25FH端口。
#define reg00 XBYTE[0xc000] /* 240H*/
#define reg01 XBYTE[0xc100] /* 241H*/
#define reg02 XBYTE[0xc200]
#define reg03 XBYTE[0xc300]
...
#define reg1f XBYTE[0xDF00] /* 25FH*/
---ISA接口的C,D部分
这是网卡的接口的后半部分,ISA槽的扩展部分。只用到GND,VCC,IOCS16.其中的IOCS16是16位I/O的选择脚。当网卡上电复位的时候,这个脚为网卡的输入脚,如果这个脚为低电平,网卡将选择8位模式,如果这个脚为高电平,网卡将选择16位的模式。我用了个电阻R10下拉,因此在复位时,这个脚为低电平,网卡选择8位模式。
--网卡可以兼容8位和16位操作。由于89c52是8位的数据总线,因此要用网卡的8位总线模式(每次读入或写入1个字节)。如果你是用80c196或dsp等16位总线的芯片的话,你可以使用16位的操作模式,这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每次读入或写入2个字节)。(16位总线时,这个下拉电阻去掉,不用接,同时网卡的DATA8--DATA15要接到你的CPU的数据8--15上。DMA操作为16位)
[size=+1](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