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电路的速度是指同步时钟的速度。同步时钟愈快,电路处理数据的时间间隔越短,电路在单位时间处理的数据量就愈大。
我们先来看一看同步电路中数据传递的一个基本模型:如下图
图1 (Tco是触发器时钟到数据输出的延时;Tdelay是组合逻辑的延时;Tsetup是触发器的建立时间)
假设数据已经被时钟的上升沿打入D触发器,那么数据到达第一个触发器的Q端需要Tco,再经过组合逻辑的延时Tdelay到达的第二个触发器的D端,要想时钟能在第二个触发器再次被稳定的锁入触发器,则时钟的延迟不能晚于Tco+Tdelay+Tsetup,(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前面讲过的建立和保持时间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公式最后要加上一个Tdelay) 由以上分析可知:最小时钟周期:T=Tco+Tdelay+Tsetup 最快时钟频率 F= 1/T PLD开发软件也正是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系统运行速度Fmax
注:在这个逻辑图中有个参数:Tpd ,即时钟的延时参数,我们在刚才做时间分析的时候,没有提这个参数,(如果使用PLD的全局时钟型号,Tpd可以为0,如果是普通时钟,则不为0)。所以如果考虑到时钟的延时,精确的公式应该是T=Tco+Tdelay+Tsetup-Tpd。当然以上全部分析的都是器件内部的运行速度,如果考虑芯片I/O管脚延时对系统速度的影响,那么还需要加一些修正。
由于Tco、Tsetup是由具体的器件和工艺决定的,我们设计电路时只可以改变Tdelay。所以缩短触发器间组合逻辑的延时是提高同步电路速度的关键。由于一般同步电路都不止一级锁存(如图3),而要使电路稳定工作,时钟周期必须满足最大延时要求,缩短最长延时路径,才可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
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将较大的组合逻辑分解为较小的几块,中间插入触发器,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这也是所谓“流水线”(pipelining)技术的基本原理。
图2 分割组合逻辑
对于图3的上半部分,它时钟频率受制于第二个较大的组合逻辑的延时,通过适当的方法平均分配组合逻辑,可以避免在两个触发器之间出现过大的延时,消除速度瓶颈。
图3 转移组合逻辑 PLD开发软件中也有一些设置,通过修改这些设置,可以提高编译后系统速度,但这种速度的提高是很有限的,我们只有理解系统速度的基本原理,认真的优化设计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