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电路,也称为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芯片几乎无所不在,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家用电器、手机到航空航天设备,任何一个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装备都离不开它。集成电路的技术性能、产业规模决定着一个国家现代工农业、国防装备和家庭电子类消费品的发展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本报组织专版,希望能对关心集成电路产业的人们有所帮助。 A现代“印钞机” 1元集成电路的产值将带动100元国民经济的增长; 用集成电路芯片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焕发青春; 与机械学、光学、生物学结合,衍生出的新技术、新产业,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集成电路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食物链对应关系,国家用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支出,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得到加倍的补偿。 集成电路产业是高投入、高利润的产业,有人将之喻为现代“印钞机”。现代经济发展数据表明,1元集成电路的产值将带动10元左右电子产品产值和100元国民经济的增长。这个数字反映出集成电路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其拉动系数是相当大的。据有关资料测算,集成电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门类的产品,如以单位质量钢筋对GDP的贡献为1计算,则小汽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000,而集成电路的贡献率高达2000。目前先进的新型号汽车,电子装备已占其总成本的70%。在军舰、战车、飞机、导弹和航天器中,集成电路的成本分别占到总成本的22%、24%、33%、45%和66%。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部分的65%与微电子有关。 用集成电路芯片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会使传统产业焕发青春。例如全国使用的风机和水泵,总耗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6%,若对风机和水泵采用电子变频调速进行技术改造,每年可以节电659亿度,相当于三个葛洲坝电站的发电总量;对内燃机车改造可节油12-14%;在对白炽灯进行高效节能改造后,若推广应用6000万只(约占全国白炽灯总产量的1/18),那么它所节省的电能就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总量。 此外,近年来,微电子技术及其相关的微细加工技术正在与机械学、光学、生物学相结合,从而衍生出新的技术和产业,如微机械系统(MEMS)、真空微电子、光集成器件、生物芯片等。这些新技术、新产业将会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系统集成芯片(SOC)的出现,使集成电路已经发展成为集成系统,即整个电子整机的功能可以集成到一块芯片中。在不久的将来,集成电路与电子整机之间的界限将被彻底打破,集成电路产业对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必然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反过来又推动了其自身高速的发展。历史统计数据表明,电子产业增长速度是GNP增长速度的3倍,集成电路产业增长速度又是电子产业的2倍。 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着国民经济成倍地增长。 B投资滚滚来 芯片设计业是发展的突破口,芯片制造业是发展的重点,芯片封装业所占比重最大,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初步形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电路封装三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国发[2000]18号文件引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热潮,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洲、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和北京为主的京津塘地区三大集成电路企业聚集区 据CCID统计,2001年集成电路业实现销售收入188.3亿元,产量达到63.6亿块,代表产品已进入世界主流技术行列。 芯片设计业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市场需求和芯片加工的重要桥梁。相对而言,集成电路设计所需资金少、成本低、利润高、与市场距离近,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近两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十分火爆,2000--2001年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将近400亿元,是过去30年投资总和的2倍以上,预计2002年投资将超过200亿元。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大举进军芯片业外,广州、青岛、天津、成都、苏州、珠海等地也纷纷上马芯片厂,而且投资额、规模一个比一个大。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洲、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北京为主的京津塘地区三个集成电路企业聚集区。 目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全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公司已有200余家,其中独立核算的设计企业有183家。 2001年营业收入超过11亿元。其中,销售额过亿元的设计公司已有4家,分别为杭州士兰微电子有限公司、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无锡华晶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杭州士兰微电子有限公司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尤为突出,目前总股本为7502万股,净资产已达1.4亿元。自97年成立以来,士兰微电子公司销售额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2001年销售额为2.3亿元,占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总销售额的20.9%。2001年士兰公司与其40%参股的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产品销售额共达4.53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总额为85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股份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芯片制造业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2001年芯片产量为13.11亿块,销售额为27.16亿元。目前主要的制造企业有30多家,25条芯片生产线,形成了从3英寸、4英寸、5英寸,到6英寸、8英寸多种硅片尺寸并存并用的局面。从生产线的分布来看,国内六大主要IC制造企业———上海华虹MEC、北京首钢日电、上海先进、无锡华晶、上海贝岭、绍兴华越就拥有13条,占一半以上;生产线在地域上集中于北京、上海、无锡三地。目前有多家新生产线项目在计划建设,有的已建成试产,有专家预计至2010年我国芯片生产线将达到70条左右。这些芯片生产线建成后将大大提高芯片制造业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并直接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我国芯片封装业在集成电路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2001年集成电路封装量为50.49亿块,销售额为161.14亿元,电路成品在国内集成电路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79.5%。目前我国主要的封装企业有18家,据CCID-MRD统计,这18家企业的封装电路的销售额为158.16亿元,占国内封装企业总销售额的98.3%.这些主要是承接对外加工任务,封装芯片的70%以上为进口,封装后的电路70%以上又返销国外。 从我国IC后封装企业的年生产能力状况来看,年封装能力大于5亿块的企业有深圳赛意法电子有限公司、江苏长电科技有限公司(江阴长江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南通富士通微电子有限公司、摩托罗拉(天津)半导体工厂4家;年封装能力小于5亿块大于1亿块的企业有上海阿发泰克电子有限公司、首钢NEC电子有限公司、三菱四通半导体有限公司、国营永红器材厂等4家;年封装能力大于5000万块的企业有上海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旭微电子公司、无锡华芝电子有限公司4家;其它公司年封装能力都少于5000万块。 近两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十分火爆,2000-2001年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将近400亿元,是过去30年投资总和的2倍以上,预计2002年投资将超过200亿元。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大举进军芯片业外,广州、青岛、天津、成都、苏州、珠海等地也纷纷上马芯片厂,而且投资额、规模一个比一个大。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洲、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北京为主的京津塘地区三个集成电路企业聚集区。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国家制定特别优惠的产业政策加以鼓励和扶植,尤其是要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创业。 2000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国发[2000]18号文件。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根据国务院18号文件的精神,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公布了本地的优惠措施。 在18号文件的鼓励下,不少海外华人和出国留学人员也纷纷回国创业并投身于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设计业中心,给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还促进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内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产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支撑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目前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因素正在得到不断地改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良机。 C前景很广阔 今年以来,集成电路市场复苏迹象明显。预计到2005年,世界集成电路销售额将达到2700亿美元; 电子信息产品,通信、多媒体等的新市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都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到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 市场需求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从国际、国内市场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统计,世界集成电路市场在过去30年里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7%,2000年世界集成电路市场总销售额达到171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世界集成电路市场出现了较大下滑。2001年世界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仅为1184.9亿美元,比2000年下降近33%。 自今年以来,集成电路市场复苏的迹象日趋明显。据世界半导体统计协会(WSTS)预计,2002年集成电路市场将回升3.7%,达到1128.3亿美元。2002年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的市场增长率将达到25.7%,成为世界集成电路市场复苏的牵引力。预计2005年世界集成电路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2700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以三倍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九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的年均增幅达到46%,2001年的市场需求额达到近126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9.2%,占当年世界集成电路市场份额的12.9%。 今后几年我国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集成电路提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居世界第一产量的产品有:电视机、收录机、VCD、DVD、视盘机、电话机、电子表、计算器、及电冰箱、空调机等。居世界主要生产地位的产品有:程控交换机、PC机、移动通讯系统和手机、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计算机板卡、鼠标器等。随着世界IT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还会有更多电子产品移到中国制造,这为中国的元器件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很大市场。 二是发展迅速的新市场将对集成电路提出新的需求。首先是通信业务高速发展,预计到2005年末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2—2.6亿,2001—2005年平均增长率为10%左右;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6—2.9亿左右,平均增长速度为26%左右;新一代移动通信将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创造一次机遇。其次是数据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发展,预计数据和多媒体互联网用户数2005年将达到2亿户,平均年增长率为54%,互联网业务,特别是电子商务、网络教育的发展,将对服务器、路由器、数字终端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广播电视数字化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将是个很大的市场机会;另外各类IC卡的应用,都将给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将会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这种需求几乎在我们所有省市都存在,特别是对那些传统产业的生产基地,为IC设计业、封装业带来新的机遇。 受以上需求因素的带动,2002年至2005年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和25%左右。到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的销售量预计将达到500亿块,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另外,加入WTO会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引进高档技术与产品。关税的降低,有利于我国以较低的价格进口世界上先进的集成电路产品;从长远来看专利技术的保护,将有利于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集成电路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巨大的,我国的集成电路市场将很快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D发展原动力 世界上凡是工业发达的经济强国都是集成电路产业强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带动下的3C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孕育大量的新兴产业,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正使得集成电路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性产业。 实践证明:世界上凡是工业发达的经济强国都是集成电路产业强国,美国、日本等国通过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带动了消费类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电信工业等相关工业的发展,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亚洲经济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快速崛起皆得益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成长。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据CCID预计,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要达到200亿块以上,销售额达到800亿元以上,约占届时世界市场份额的3%左右,能满足国内市场30%的需求。到2010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要达到500亿块,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占当时世界市场份额的5%,满足国内市场50%的需求,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集成电路产业带动下的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数字化3C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孕育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为信息产品开拓海内外市场,加快实现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如今,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必将带动我国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