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年前的奥运冠军、“体操王子”李宁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一位火炬手。他绕着鸟巢跑了一圈,最后点燃了主火炬。比较特别的是,他并不是在地面跑步,而是踩着鸟巢顶部一圈大型投影屏大步奔跑,身体与地面平行而非垂直。
任何一位动作电影爱好者都会知道他为什么能够“飞檐走壁”——吊“威亚”早就是常见的电影特技之一。“威亚”实际上是英文“wire”的音译,吊“威亚”则是指特技演员们腰间拴着钢丝绳,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动作——当然其实说成“吊钢丝”大家就都明白了。
这次鸟巢上空一共布设了长达55公里的钢索,南北方向的有七根,每根直径28毫米;东西方向的有3根,每根直径20毫米。一共有31套威亚设备在运行,空中表演的演员们都是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翩翩起舞。但是李宁的情形有些不一样。
在开幕式上,我们看到李宁腰间左右各拴着一根钢丝绳。通过滑轮的控制,把他逐渐升到半空中,而在就位后,他左侧腰间的钢丝绳放松,以便让他能够以右臂在上的姿势和地面保持平行。在到达鸟巢顶部投影幕的时候,两辆轨道小车接管了他的动作。这两辆小车在鸟巢顶端预设的轨道中运行,前面一辆是八到十人推动的人力车,后面一辆是电动车。之所以做出这种安排,是准备万一电动车出现故障,人力推车可以马上跟上,而不至于中断主火炬的点火进程。
这两辆小车在3分8秒的规定时间内推到指定位置;与此同时李宁一直在作奔跑的动作,这对他腹部、腰部和背部的肌肉都是艰巨的考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华丽效果,凝结了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汗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