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的一年里,人士继续在变动。我专门回忆下其中一些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八。
其中一个就是中科大的硕士。我公司最后没有拿到网关项目,于是c++组顿作鸟兽散。在与清华哥哥的争执中,科大哥哥飘然离去。他的离去给我留下了一些宝贵的名企经验,也是我得以一窥大公司内部的景象。他最后成了我公司第4个去阿尔卡特的人。
我对科大硕士的经验和传奇的了解并非来自于他的直接交流,而是他的一个老同事——交大机械哥哥。机械哥哥又是一个向往钱多事少福利好的人。他的观点与众不同。他向往国企和日企,无论哪一个都是很多人批判和鄙视的地方。但他的追求有其的道理和缘由。他告诉我他的同学们——那些没有作it搞老本行的同学们,现在都活得很滋润,钱多不说,还有权有地位。it当年给他的薪水高啊,比那些作老本行的同学们高了去了。可是高薪的开始并没有以更高的薪水结束,5年过去了他的情况还是老样子,不稳定,年纪一把还是个底层的程序员。在这里扯一下,好多人入行想法天真又可爱,仿佛做够了年限就能摇身变成pm——且不说这个所谓的经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非是个技术小组长,资深程序员。离我见过的一些真正的项目经理着实差的远。真正能从底层做到中层的,有多大的比例阿?为什么说程序员没前途?不是说到了30就要淘汰,而是到了30、40往往还是程序员,还是底层编码,没有晋升,没有提高,左看右看,高学历比比皆是,就是想走学历这条路,怕也是非常得不容易。
机械哥哥有着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他利用上班的空闲努力打造自己的产品,这或许是他想去一个清闲稳定的地方的一个原因。而他告诉我的一个现实的故事令我不寒而栗:他的一个同学做语音聊天系统,自己的公司,都开始盈利了,却被国安盯上,起因是部分轮子分子利用他的产品做不法宣传。大骇之下严加监控,轮子是没有了,耗费国家数年精力资源后政府部门却不愿就此住手,开始查他经济帐,估计不把他整到牢里去对方是不愿罢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老百姓经商一定要合法,千万不要被别人利用了白白作了替死鬼。
类似的看法和想走的愿望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相互交流面试经过和公司情况,也因为他我对业内公司的情况的了解至少增加了一倍。在这里提一下,他坐在了我原来的座位上,一个很稳定的座位。这个使他非常的痛苦,他想走,却始终没有走成。在听了我的“风水”解说后他换了一个位置,果然一个月后他就潇洒离开了,呵呵,那真是一个倒霉的位置。
接下去要说的还是交大的哥哥。没办法,为什么交大毕业生从事it得有这么多呢?我也没办法。这位哥哥我称之为小说哥哥。小说哥哥也不是计算机科班的,(可怜自己一把,不是计算机的都可以搞it,还可以混得不错,可计算机毕业的除了搞it还能干什么?想转行都没得转。奇怪的是,在我工作这几年来,发现it有那么几个明显的特质:1。计算机科班少。2。上海本地人少。3。妹妹少,尤其是长相还对付的过去的妹妹更少。这点可能因为干了这行,想漂亮就几乎不可能了。)他带有文人的浪漫气质,他从一家美国信用卡公司跳到我们公司,3年了,第一次跳槽。用他的话说他原来的公司3年里只走了两个人:一个他,一个读研的小牛。他的跳槽很有意味,因为他在原来公司绝对钱多事少福利好。如果你认为7000的收入不多的话,那么请把钱多去掉,不过事少您是去不掉的。那家公司的空闲程度到了这么一个可怕的情况:3年来,无聊的小说哥哥把网上所有找得到的小说都看了,实在太无聊了,真的没事干了,于是他走了。类似的情况我只听银行的兄弟这么跟我说过。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仔细记住他的公司名到底是什么。我就想去那里,空闲时间读个研多好,磨完柴刀了出来再砍树。
小说哥哥对网上写手的描述令我对写作再次燃发了热情。最后他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了许多刊登作品的网站,通过他才知道单纯做一个写手,在点击率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有一些书局来购买版权。于是写贴子,赚点击率,出书,成了我心中一个美好的幻想和泡沫。天意弄人,如果世间人是自由的,那我就会去做写手,因为我热爱写作和读书;但是人生在世,受到的牵挂和羁绊太多,所以我不能,继续作着看上去有钱其实我并不热爱的工作。闲话少说,对着小说哥哥我说出了当年网络哥哥对我说的一样的话。我打赌他会后悔,并很快离开这里。前者是否变成了现实我无从得知,但后者没有超乎我的预料,3个月后,他走了,在一家这里估计没人听说过的外企,但是我知道那家外企在自己业内是no1,地位不可动摇。即使微软投资这个行业也未必能竞争的过他,除非全部免费不要钱的恶性竞争。通过这家企业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作为一个程序员自己最需要加强的是哪个,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那种途径展现出来。其实的一个根本就是不要随便跳槽,不要朝三暮四。踏实,成了我最为着重的方面。
荷兰硕士哥哥是我另一个颇有印象的哥哥。他在荷兰学习生活了17年,我不大明白他为什么要回国。他戏称美国找不到工作去加拿大,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去新加坡,新加坡都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回国做海带拉。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与清华哥哥大为差异,他们之间多次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清华哥哥不止一次扬言要开了他,在项目总结评分中荷兰哥哥拿到了一个不及格,他就是不想走也不行了。在一次机会中他去微软面试,最后却倒在了基础题目的面前。这些题目交给应届大学生去做,进去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可是应届的学生偏偏又往往缺少如他的机会和经验,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妙,你拥有一些,却往往失去一些。
当兵哥哥的经历最有传奇色彩。他从部队归来,投身于it,又是一个我见到的几乎从零开始的人物。如同前面我见到的一些白手起家的技术人员,他勤奋,努力,刻苦,获得了清华哥哥和老板的赞许和好评。在一片表扬声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请了婚假之后当兵哥哥神秘失踪,从此人间蒸发。清华哥哥打了他的手机,一听是我们公司立即就挂了。他所有的档案和人事关系留在了我们公司,而他似乎毫无来取的打算和念头。而对我们老板说一句老子要走了,对他而言似乎是件过于为难和难以启齿的事情。在一次偶然中,听说他已在另外一家公司任职。一个老板眼中的模范职业员工,最终成了老板用人的一个笑话和奇闻。而他这次跳槽的传奇经历,亦成了我回忆中难得的奇闻轶事。
***哥哥,是我见到的最为潇洒的员工。他不羁,热情,双重国籍,老婆是土生土长的***人。他精通3国语言,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中日英三语翻译。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学过日语的人知道,日语中很多计算机术语直接音译英语发音,而且发的是一塌糊涂。***人本身英语是惊人的差。nec也算是***有名的国际大企业了,见过英语好的工程师也就那么一个,其他的,汗,在座的各位应该可以去做他们的老师,无论是语法还是口语上。清华哥哥就多次为***人奇异的英语拼写和语法而困惑不已,而凭良心说,清华哥哥的英语是很不错的,到底没有在ibm白干了这么多年。我的老板英语非常的好(美国人),但与***人交流时还不得不带翻译。正因为如此他颇受老板重视。***哥哥曾神秘消失了一段时间,据说是到新加坡搞自己事业去了。在开了无数的日语翻译之后(包括我的一个朋友和同学,我曾介绍他们来我公司做兼职),老板无奈的又把他请了回来。老板之所以那么器重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懂技术。当然他的技术远远不能和技术人才比,但是比那些只会把日语说的滑溜溜的日语翻译顿时强上了无数。只会一种技能的人算不上真正的人才,跨行复合型的人就是21世纪难得的人才。人才难求阿。要做人才,千万不要做奴才,奴才太多了,开也开不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