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寒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是创投圈的一个梗,每当风声消停了,总有一家明星公司会被爆出或裁员或倒闭的消息。从爱鲜蜂、澎湃养车、美味七七,到最近刚被网友爆出BP泄露,融资困难的大姨吗。更有投资人来点火,自曝不少业内人士已经放假。围观群众除了心有戚戚,似乎只有坐等资本回暖。
很多人会质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说法,这只是一种提倡,中国现在必须处于一个创业时代。两个原因来解释:一方面,国内其实投资存量机构非常少。美国现在35万天使投资人,中国现在满打满算只有不到一万人,这个量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们的早期投资还远没有达到饱和。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讲,如果要推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其实是必行之路,结构不调,意味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堆积如山。所以资本变化和政策推动这里面有一个博弈,这个逻辑是通的。
资本寒冬不意味着创业热潮的退却,陌筹君依旧看好四个领域的项目。
第一是消费升级。投资人要了解90后喜欢什么,85后的人喜欢什么,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好的项目就在于抓住了用户心理,整个销售模式都是按照85后、90后的思路做的。这代新成长起来的孩子彻底洗刷了50、60、70后经济短缺的概念,所以这个机会会无比巨大。
第二是金融领域。国内金融领域其实是问题最多的领域,而这里面的问题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金融改革的核心本质是让有钱的人把钱放出去增值,让需要钱的人容易拿到钱,经济而且高效。如果把钱融通起来叫金融,那我们现在离融通资金这个阶段差的无比遥远,所以机会无比巨大。不要因为说P2P的问题就否定互联网金融,p2p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互联网金融只是这个说法噱头来改造金融行业。
第三是智能制造和黑科技。真正改变人类生活的其实是科技。在国内有很多好的智能产品创业,大部分是因为设计和最初的生产流通环节,导致供应链打不通生产不出来。就好比一个智能腕表可能就需要两百个零部件,只要不是搞生产的,两百个零部件怎么采购?根本摸不着头脑,再牛的创业都可能死在这里。
第四个领域就是传媒文化娱乐,包括传媒文化体育娱乐。中国现在的90后有2亿人,大家有消费意识就都看好这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健身项目都在继续往下推。但这方面领域非常大,问题非常多,要找准了点,机会就会很大。
从另一角度的投资逻辑来讲,不同的东西投资阶段又可能不太一样。如果投资人自己投的话,投文化娱乐的东西会更适合早期,因为中后期需要强有力资源支撑,对于接盘的人能力要求会比较多。中国这么多年只成功了一个华谊兄弟,还有半个保利博纳。而有的领域像教育领域,比较适合早期和中后期。因为教育领域这个事前面到成功很多困难,如果成形了再投还有很多增值空间。
任何东西都是契机,陌筹君认为创业是一个方面,投资也需要契机。很多东西都很偶然,但心态一定要放开,这个特别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