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都出现过很多次 自由职业的流行时期。
当前最近的一次说法应该是 soho一族,在八九十年代,则在日本流行的 freeter,所谓飞特族。
soho族这一类,主要出现在 设计,写作 尤其是计算机编程领域。
这些东西是真正的看着很美。
首先,soho也好,freeter也好,它们给人最大的期待和憧憬就是,工作时间弹性自由,是的,一点没错。
然而当你真的开始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你会更加手忙脚乱。
因为,平时在工作的时候,你遵循一套日常的作息制度,而且有同事和你一起,协助中也会相互保证进度,而不是一个人苦逼兮兮地赶。
另外就是,这种外包性质的活,很多时候,不管是在报酬还是时间要求上都比平时工作更加苛刻。
比如说如果你上班的话,基本上你不会天天保持相同的忙碌程度,但你的工资基本上是固定的。
而如果你外包的话,那就是很简单的,干多少拿多少。
时间自由了,同时也意味着生活和工作分不开了。
你可能会被一个吃紧的进度逼得你几天几夜不睡觉或者睡不够三小时就爬起来继续熊猫眼的干活。
所以,当soho族,其实需要你对时间的计划和把控性更加地强大。
但说真的,能做到这个真的不多,你以为你是时间管理大师怎么着(别笑,真有这种职业)。
另一方面,soho族,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密切配合。尽管如今的远程办公一点一点地加强这种地域上限制,但不会影响工作协同,但是,是个人都知道,面对面永远都比远程协助要高效,何况团队是一个很复杂的有机体,不是说你把工作分好包,做好了,结合起来就可以的,团队之间还是人,是有感情交流的。
而远程工具只是加强了工作流,却无法加强这种非工作之外的交流。
曾经,在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freeter族一度非常流行,但是,当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评论,认为这会降低行业的发展,后来渐渐的,这种freeter族的风潮就过去了。
这就像国内2000年前后炒起来的所谓soho一族一样。
说实在的,我自己是个程序猿,我这个行业,是最容易soho的职业之一,说真的,从我还没上大学开始,我就在了解这种工作之余也抱有很多幻想,但我从来没真的去做这件事情。
理由也恰恰是上面提到的。
第一,我对自己的时间控制和自觉,真的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第二,我还是更希望自己融合在团队里,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关起门来做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