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4|1

2万

帖子

342

TA的资源

版主

楼主
 

说说窄间距板对板连接器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一、 BTB连接器结构
    BTB连接器用于连接两块PCB或者是PCB和FPC,使之实现机械上和电气上的连接,其特点是公母连接器配对使用,故连接器的塑胶体和端子有严格的配合要求。如下图所示,是一对配合使用的BTB连接器。


二、BTB连接器技术特点
    1、首先一点,“柔”,柔性连接,安装便捷,可拆卸方便。
    2、如今的板对板都是超低高度,以达到减薄机身厚度的目的,目前世界上最矮板对板连接器组合高度为0.6mm。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厚度达到连接的目的,这才有了市面上越来越多的超薄手机。


3、触点结构,具有超强的耐环境性,不只是柔,而且采用接触可靠性高的“坚固连接” 为提高插座和插头的组合力,通过在固定金属件部和触点部采用简易锁扣机构,在提高组合力的同时,使锁定时更具有插拔实感。同时有一些厂家提供双触点结构,提高接触可靠性(如图1所示)。


4、引脚的间距也越来越窄,目前手机上主要以0.4mm pitch为主,现在松下,JAE等厂商已开发出0.35mm pitch,应该是行业迄今最窄间距的板对板连接器,0.35mm pitch目前主要用于苹果手机及国内高端机型,它的应用将会是近两年的大趋势,它具有体积最少,精密度最高,高性能等优点,但对贴片等配套工艺的要求更高,这是很多连接器厂商最需要克服的地方,否则良品率会很低。
    5,为了满足在SMT制程的要求,整个产品的端子焊接区都严格要求有良好的共面度,通常业界的规范为共面度0.10mm(max),否则会导致与PCB焊接不良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6、超窄型的板对板连接器对电镀工艺提出新的要求,在合高0.6mm,单个产品不足0.4 mm高度的产品上,怎么样保证产品镀金厚度及上锡效果不爬锡,成了连接器小型化最关键的问题,目前行业普遍的作法是通过激光将镀金层剥离来阻断上锡路径,从而解决不爬锡问题,但此技术有个缺点,就是剥金时,激光同样会损伤镀镍层,从而使铜暴露在空气下,从而腐蚀生锈。目前日企松下电工,通过电镀工艺在端子的引脚根部点镀出小于0.08mm的露镍区域,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0.08mm的露镍区域目前只有国际个别技术实力超强的公司可以做到。


7、现在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板对板连接器可以进行简易的机器电路设计的构造。通过在连接器底面设置绝缘壁,使PCB板走线和金属端子不进行接触即可在连接器底面部进行走线配线,为PCB板的小型化相当有益的。
    8、同3年前的板对板连接器相比,现在的连接器是之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所以在组装时,必须要对准导入角度后,再用力压下,从而避免产品因为错位压下后造成的产品损坏。(对于超薄,超窄型板对板连接器,要对该工位的员工进行培训后再上岗,从而能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一般的主流板对板连接器厂商,松下、广濑以及日本航空的规格书内都会有组装工艺指导。



此帖出自电源技术论坛

最新回复

谢谢版主分享了,我们之前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0 19:51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4177

帖子

9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高级)

沙发
 
谢谢版主分享了,我们之前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呢。
此帖出自电源技术论坛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6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