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66|5

112

帖子

13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楼主
 

从穿孔纸带到冰箱大的硬盘,戏说与录音技术一脉相承的存储技术 [复制链接]

 
录音技术的发展历史(三):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史(1)从纸带说起
https://training.eeworld.com.cn/course/457/learn#lesson/1166
    机械录音(唱片)、磁性录音(磁带)、光学录音(光盘)后来都用到了计算机技术上面,正是前三者帮助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都需要存储数据和程序,在CPU中参与运算的称为寄存器,它由电子器件构成,从最初的电子管,到双极性晶体管,再到MOS管。计算机还需要容量很大但速度不一定高的存储器,即外部存储器。最早的外部存储器是穿孔卡片,链接起来就是穿孔纸带,上面的孔恰好表示8位2进制数据,显然这是一种机械记录数据的方法,所谓写入存储器就是在纸带上穿孔,读出数据呢?早期是机械数点,后来靠光电管,由于过去的电子管很贵往往用纸带作为存储技术。用过汇编语言的程序员知道,一条一条读汇编程序是非常费力的,而工程师读纸带的数据,即机器码,难度可想而知......

穿孔纸带

最早的计算机,两位负责人正在看数据

录音技术的发展历史(三):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史(2)从冰箱大的硬盘说起
https://training.eeworld.com.cn/course/457/learn#lesson/1167
    最早的磁头有接触的磁盘是硬盘,是由IBM工程师约翰逊带着30多位助手,用了3年的时间设计出来的。第一台硬盘在1957年用在IBM的计算机上,容量大约为5M,一共50张盘,大约100面。盘的直径为24英寸,要知道最大的唱片直径为12英寸,约翰逊制造的这个硬盘占用大约两个冰箱大的空间,和今天的比较简直是庞然大物,其造价超过了100万美元。这种硬盘可以实现几乎是随机的读写,速度比磁带快了好几百倍。但是由于磁头和磁盘有接触,不能避免磨损。1969年,IBM研究了以塑料材质为基础的软盘,最小的软盘为36英寸,约1m的直径,像伞一样。后来经过改良,到了5英寸,后来成为IBM PC的标准配置。由于摩擦和密封不好等原因,软盘的寿命不长。1973年IBM 3340问世,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就被确立。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配有软盘驱动的主机

最新回复

很好的科普资料!感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7 10:32
点赞 关注(1)
 
 

回复
举报

112

帖子

13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沙发
 
欢迎进入课程总讨论贴:https://bbs.eeworld.com.cn/thread-456554-1-1.html
,一起为技术历史献计献策
 
 
 

回复

1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板凳
 
踩一脚。。。
个人签名[ 不能预知未来的我起码现在很清楚我爱的人是你 ]
 
 
 

回复

112

帖子

13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4
 
觉得这集视频好玩么?大家还想知道什么技术历史和趣事?留言吧
 
 
 

回复

1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5
 

很神奇,电子科技进步神速~

 
 
 

回复

45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6
 

很好的科普资料!感谢分享!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9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