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分钟科普—三大触摸屏技术In-cell、On-cell和OGS扫盲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jameswangsynnex 于 2015-3-3 20:02 编辑
目前,新兴嵌入式触摸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阵营,分别是以苹果iPhone 5为代表的in-cell阵营,以三星为代表的on-cell阵营和以HTC、谷歌Nexus7等为代表的OGS阵营。这三大技术在一段时间内将主导智能便携设备,这里对三大技术原理进行分析。
一、 OGS
OGS全称 One Glass Solution,字面上的意思是单玻璃解决方案,其定义目前比较混乱。一部分技术文档将OGS解释为一个大类别,包括触控面板厂为主导的 Touch on Lens 方案,以及液晶面板厂商为主导的 On-Cell和In-Cell 内嵌式触控方案;而更多的解释把OGS直接等同于 Touch on Lens(简称 TOL,类似技术还有 Sensor on Cover、Window integrated Sensor Touch、Direct Patterned Window等复杂的命名),指的是将触控传感器与保护玻璃结合,触控模组的结构可简化成一片玻璃的触控面板技术。
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目前国内手机品牌厂商中如天宇大黄蜂1代、金立风华、小米2已都采用了OGS技术。
不过OGS仍面临着强度和加工成本的问题。由于OGS保护玻璃和触摸屏是集成在一起的,通常需要先强化,然后镀膜、蚀刻,最后切割。这样在强化玻璃上切割是非常麻烦的,成本高、良率低,并且造成玻璃边沿形成一些毛细裂缝,这些裂缝降低了玻璃的强度,目前强度不足成为制约OGS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In-Cell
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同时In-Cell屏幕还要嵌入配套的触控IC,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触控感测讯号或者过大的噪音。因此,对任一显示面板厂商而言,切入In-Cell/On-Cell式触控屏技术的门槛的确相当地高,仍需要过良品率偏低这一难关。目前采用In-Cell 技术除了苹果的iPhone 5,还有诺基亚的Lumia920。其中iPhone5 屏幕的厚度估计为2.54mm,In-Cell薄化贡献为0.44mm,约占到厚度下降1.7mm的25%。
虽然说目前有苹果这一巨头大力推动In-Cell 技术,但是在未来几年内仍仅限于高端智能手机领域,主要问题还是良品率,因为In-Cell一旦损坏损失的不仅仅是触摸屏, 显示屏也将连同一起报废,因此厂商对In-Cell良率要求更高。
iPhone5比iPhone4S少了触摸屏这一层
华为P6采用In-Cell触摸屏技术
三、On-Cell
On-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三星、日立、LG等厂商在On-Cell结构触摸屏上进展较快,目前,On-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由于只需在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形成简单的透明电极图案等,因此容易确保成品率。另外,像素内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也不会减小,几乎不会由此发生画质劣化现象。相比In-Cell,On-Cell多了一层触控层,厚度会有一定的增加,显示效果有有限的优势---In-Cell在像素内嵌入触摸传感器,可利用于显示的面积部分便会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画质劣化,,但这不是一个严重问题,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无论是G+G抑或G+F,或者OGS都终将被On-Cell取代,而On-Cell只是In-Cell的过渡,最终只有In-Cell生存下来。
In-Cell 和On-Cell对比
In-Cell是三种方案中最薄
这个图说的更清楚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