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蛋引发的“脑袋危机”
??手机煮熟鸡蛋的始作俑者也蛮想得出来的,居然用手机来煮鸡蛋。 ?? 即便这个实验是个谎言,但太有意思了,人们纷纷跟帖评论,表达震惊、怀疑、担心、惴惴等情绪,像《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般具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也大有人在。 ?? 在周遭一片热闹声中,颈上那颗叫做“脑袋”的东西却惶惶不可终日:手机煮鸡蛋,那如果夹在两个手机当中的是高贵而脆弱的脑袋,那又会怎样? ?? 在此,《星期日新闻晨报》采访了物理学、电子工程学、神经外科的教授专家一起谈谈这个问题,看看“脑袋”该不该担心? ?? ?? 手机“煮”坏脑袋的一个可能案例 ?? ?? 2000年底,河北邯郸的一位病人走进了位于北京的解放军304医院的神经外科,他的病症是头痛。 ?? 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在做了认真细致而又彻底的检查之后,告诉了这位不幸的男士一个噩耗——经诊断,他得的是恶性胶质瘤。男人在震惊之余不能相信,他说自己曾经做过多种检查,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结论。 ?? 病人不相信这是真的,又去很多别的医院看病,但是二三个月之后头越来越疼,最后他还是来到了解放军304医院。 ?? 李安民在检查中确实发现,这个病人脑袋里的胶质瘤长得很奇怪,这也是在很多检查中没有被诊断出来的原因。奇怪点之一是一般胶质瘤长在额颞骨处比较多,但这位患者却生在左边颞耳骨后面,这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奇怪点之二是肿瘤面积很大,呈弥漫性散落样生长,周围边界不清。 ?? 因为患者肿瘤形状特殊,所以李安民特地调查了一下发病原因,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这个病症。病人想了想,问会不会和手机有关。病人在单位里负责工程施工,平时使用手机频率非常高,而且他从大哥大时期就开始用手机了,算来已经有8年左右的手机使用史。更为关键的是他使用手机有一个习惯,喜欢左耳接听右手写字。而那个肿瘤正好是在头部左侧,恰好是手机天线的辐射区。 ?? “手机贴近头部的地方有微波发射器,这样就等于把脑袋煮熟了。”李安民这么认为。 ?? 那个病人在医院里治疗了两年,最终还是因为癌细胞扩散而不幸去世。 ?? ?? 第一种观点:“手机辐射肯定有害” ?? ?? 虽然手机辐射对人体到底有无害处仍然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但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却说,站在一名医生或环保主义者的角度上来说,手机辐射肯定是有害的。 ?? 或许是因为在自己的工作中自己接触到了一位被怀疑是由于长期使用手机而诱发脑瘤的病人,所以他的观点比较坚定。 ?? 对于手机煮熟鸡蛋的实验,他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存在,因为从原理上讲是讲得通的。他对记者解释道:手机辐射可以引发高振荡波,这就像把水装在密闭的罐头里不断摇晃一样,产生的振荡波是很强的,它能够产生大量热能,这些热能就可能会把鸡蛋煮熟。 ?? 同样的,手机辐射产生的热能能够穿透皮肤,直指人体细胞,从而引发细胞的畸变、断裂。如果长期受到这样的辐射,细胞就会病变导致肿瘤的产生。 ?? 李安民指出在国外有很多关于手机辐射的实验,比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就曾经把50只小白鼠暴露于与手机类似的微波辐射中,就发现这些受辐射影响的老鼠和不受影响的相比,差不多全部失去记忆。但在国内相关的实验还比较少,李安民说他们的团队正打算用单细胞动物线虫来做个相关实验,他介绍说对线虫进行辐射后可能就会看到线虫体蛋白质产生类似热震荡的影响,就像被轻微煮过的现象。 ?? 从手机煮鸡蛋转到手机煮脑袋的话题,李安民指出虽然有手机辐射导致脑瘤的危险存在,但手机辐射产生的热量把脑袋煮熟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因为人体有血液,这就像润滑油一样把温度带走了。对于手机使用,他也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告诫——少用,用的时候带上耳机以及要选择品牌好的耳机。 ??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肖高标也给记者讲解了手机辐射的原理:手机辐射是一种微波辐射,使用手机时,微波辐射会对生物组织产生加热和震动作用,这对人的眼睛和生殖系统的影响较大。在2001年1月,德国就有一项研究发现,手机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他们将3000个患眼癌的人和3000个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常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3倍。同时肖高标提醒在信号越弱的地方,手机就越要提高发射功率,导致手机辐射越大。 ?? ?? 第二种观点:关键在于“剂量” ??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生理电磁学的陈教授首先用一系列计算向记者证明了手机煮熟鸡蛋的不可能性: ?? 把1克水升高1℃需要1卡热量,假设烧到80℃就可以了,那么从现在的30℃到80℃就需要50卡热量,一个鸡蛋100克的话,并假设它和水加热所需的热量一样,那就需要5000卡热量,再根据物理公式,得出需要2万多焦耳的功率,用这些功率除以实验所需的1小时,粗略估算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焦耳/秒即5瓦,而这些都还没计算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向周围散发的热量,但现在手机并不能达到5瓦,所以要用手机来煮熟一个鸡蛋几乎是“不可能任务”。 ?? 陈教授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害处是很难说的一件事,因为手机辐射是电磁波,电磁波对人体有影响是肯定的,但到底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就很难说清楚了,关键在于“剂量”问题。其实我们生活的空间已经离不开电磁波了,因为要接到电话和收音机都得有电磁波才行,这些电磁波围绕我们,并不是恐怖的事情,因为它们都很弱。 ?? 陈教授用了一个通俗的比方来阐述他的观点,他说手机辐射对人体在短时间内是有影响的,这就像被人打一下,过一会就不疼了,但如果一直打你,打很长时间就会有影响,而且手机辐射还和不同人的体质有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对于记者提出的手机辐射所产生的热量会否把脑袋煮熟的问题,陈教授指出更是不需要担心,因为人体会和外界交换能量,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会把这些能量都散发掉,只有当升温能量大于散热能量时才有可能煮熟东西,比如说微波炉这种散发高热量的工具。 ?? 陈教授承认确实有一些实验做出的结果是手机辐射对低等生物有影响,但更多的实验是没有做出这样的效应来,所以究竟如何,学术界没有定论,但陈教授还是倾向于只要把握了剂量的度,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观点。 ?? ?? 第三种观点:一切并无定论 ?? ?? 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朱卫在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的问题持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只因一切没有定论,他也不能表明一个明确的态度。 ?? 朱卫提到在美国和瑞典等国家都曾经做过关于手机辐射产生危害的实验,但大范围的实验仍然没有,在学术界并没有定论。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只有一些个例报道,像有的病人生了脑瘤之后,医生怀疑他用了十几年手机,所生的脑瘤和手机辐射有关;也有人习惯用左耳打电话,最后在左边脑部生了脑瘤。但朱卫认为这种对单个事件的报道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 到目前为止,手机和脑瘤之间还没有明确相关性,但很多未知潜在的伤害很难说清楚,在没有明确定论之前,朱卫觉得很难给出一个观点,不过他说手机辐射没有明确坏处,但好处也肯定没有。 ?? 说起那个手机煮鸡蛋的实验,朱卫认为可以引起关注,但鸡蛋还是不能说明太大问题,因为辐射在对接的时候肯定会增强,但我们平时根本不会把两个手机放在两边耳朵上这样打电话。 ?? 采访朱卫的时候他刚从美国回来,他在美国观察到美国人用手机也比较多,不过不像我们这边用的频率这么高,美国人还有很多用BP机的。在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与否还没定论之前,朱卫觉得手机能少用还是尽量少用,用耳机也有帮助,同时他提醒不要把手机放在身上固定位置。 ??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徐雄同样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产生危害还无从定论,不过会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手机使用方法,他本人就不会把手机放在腰间和上衣胸前的口袋,在信号弱的地方,尽量减少通话时间,因为信号弱,手机为增强灵敏度提高发射功率,辐射会增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