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 按照《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课程设计大体上分四个阶段: 1、 调研与预设计阶段; 2、 设计与计算阶段; 3、 安装与调试阶段; 4、 撰写总结报告阶段。 二、教学组织 1、 由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原则上每个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在15-25人之间; 2、 指导教师在开学第一周作好指导计划,布置设计任务,并明确设计要求,以便学生提前开始前期调研; 3、 学生每3人或3人以下组合为一个设计小组,选一个设计课题,最后做出实物,并通过测试。 4、 同学在第3周周四上午前完成选题和分组。曾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同学不能在同一组,每组3人中分别有擅长理论和擅长实践的同学。 5、 每6小组组成一个大组,由教师选定组长,辅助教学和参与管理。 6、 第8周停课做课程设计。学生在第4周前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列出元器件清单以便采购。 7、 停课这一周的周一上午全体学生集中接受教师的指导,周一完成设计方案,周二-----周四安装与调试,周五写设计报告。 8、 每人独立完成设计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充实,并要通过答辩。 9、 停课设计期间同学一律不准请假,必须服从教师的统一安排,并能随叫随到。 三、实践指导 按大纲的要求制订教学进度计划表(附后)。 四、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将根据以下几方面来评定成绩: (1)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实验动手能力(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 (3)总结报告。 (4)答辩情况(课题的论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5)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 学期实验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模拟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