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出自嵌入式系统论坛
最新回复
本帖最后由 hehung 于 2024-7-2 09:15 编辑
本章主要介绍了:
处理器的架构分类:CISC(复杂指令集)和RISC(精简指令集);
代码执行:微处理器会不断地处理机器指令,这些指令按照顺序从代码存放位置(FLASH或者RAM)加载到执行单元。只要没有跳转指令或调用函数的指令,一旦完成一条指令的处理,PC就会增加一个内存位置,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该指令会被加载到执行单元,然后被解码和执行。
寻址方式:寻址模式描述了如何访问存储器,每次内存访问都需要定义要访问的地址以及应该如何处理该地址上的数据,包括存储数据到地址,从地址读出数据,跳转到地址或者从地址中调用子程序等。
缓存:缓存的目的是减少存储器访问的开销。每个缓存区分为若干缓存行,每一行的大小是几十个字节,主存储器的大小一般是缓存的整数倍,向缓存传输数据或者从缓存读取数据都是突发访问,用于传输整个缓存行。
流水线:
Fetch:取指,从存储器或缓存区加载指令
Decode:解码,解析操作码
Execute:执行命令
Write-back:回写结果(若需)
中断:中断就是一段代码,不会被软件调用,而是由硬件事件触发。
异常:比中断有更高的优先级,一般都是由处理器检测到了错误才会触发,每种处理器设计的异常是不一样的。
数据一致性等。
该章节讲解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只能作为了解,因为该章节中的每一个小章节的内容,都需要单独专门讲解,想要了解的更清楚,需要查阅其他资料。
其中对嵌入式开发人员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数据一致性问题,一般对于不能原子操作的指令(一个CPU周期内完成的)都会存在数据一致性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解决,最常用的就是:在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的代码之前,关闭全局中断,再在代码之后开启全局中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2 09:14
| ||||||||||
|
||||||||||
| |
|
|
此帖出自嵌入式系统论坛
| ||
|
||
|
|
此帖出自嵌入式系统论坛
| ||
|
||
此帖出自嵌入式系统论坛
| ||
|
||
论坛测评队员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