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 DOCSIS 4.0, 就是一个能够把宽带运营商网络下行速度提升到 10Gbps 的标准。得益于一些和以前标准不一样的设计,DOCSIS 4.0 让宽带运营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而放大器将在这个应用场景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在 1949 到 1960 年代初期间,放大器应用支持二个到十三个信道。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行业最初也只是使用单端的放大器,这些放大器也仅能执行功率放大的作用。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之后,有线宽带带宽从之前的 200Mhz 增加到 300Mhz,这就催生了第一代的 push-all 架构的放大器。这种架构产品的好处是能够消除二阶的一些非线性,能让 CSO 的指标指标有所提升;此外,这种级联式的设计,给放大器带来了更宽的增益带宽和更高的输出能力;这个架构产品的另一个大的改进,是它们建立了一种 SOT-115 的封装,这让客户的设备生产商在制造设备的时候,有个即插即用的效果,也能更好的维修,帮助降低客户的成本和维修费用。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宽带的带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这就促进了第一代的基于硅技术的一个 PD 放大模块的产生;
到了 90 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带宽从几百兆升级到了 Ghz,于是就推动了 DOCSIS 1.0 的产生。随着带宽的提升,和传输速率提升的要求,DOCSIS 标准也在提升。而放大器也从之前的硅基放大模块,转换到了砷化镓放大模块和砷化镓的 MMIC,后者也逐渐成为了业界的主流。
而从 2009 到现在,业界使用的主流标准是 DOCSIS 3.1,带宽需求也提升到了 1.2Ghz 甚至 1.8Ghz。在这种前提下,RFM 在 2009 年设计出了一块用 GaN 技术制造的功率放大器模块。
以上是它的来龙去脉,上面的内容摘录自Qorvo 助你为 DOCSIS 4.0 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