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9|9

9185

帖子

6

TA的资源

管理员

楼主
 

为什么我们搞不出Matlab这种行业软件? [复制链接]

【来源:雷尼尔雪山2020】最近国内有一堆人哭着喊着说Matlab又卡脖子了。如果matlab就卡脖子了,那么有一堆行业软件ProE, Ansys, Solidworks, CATIA, Fluent纷纷表示不服。

我在2000年左右开始接触matlab,2005年左右因为正版化的要求,曾经尝试过去Matlab,根据我的阅历说说我的观察与理解。

初识Matlab

2000年,我从一个盗版光盘的小贩那边买到一张光盘。当时蛮流行一张光盘里塞满各种软件包的。这张光盘里恰巧有Matlab 6和mathmatica 3.0。

 

我这种调皮捣蛋小屁孩最喜欢的事情是把各种软件装一遍,然后找本教程玩一下,然后再卸载掉,毕竟那个时代存储也是蛮宝贵的。硬盘5.4G已经非常大了,即便这样我还要分三个区。

 

初上手,我最喜欢的是mathematica,原因有两个:

1. 颜值高。
帮助文件中有很多很多非常漂亮的demo。虽然你不懂公式啥意思,一按回车就能给你画一个非常漂亮的曲线和曲面。我当时也记住了 wolfram research。

2. 做作业太方便了。
各种微分方程,各种积分,一输入就出结果,太tmd爽了。

其实当时我还是很有互联网思维的,还想把mathematica变成一个在线版,这样大家都可以用了。结果卡壳在Mathematica那牛逼的公式编辑器上了。直到今天我也没有看到web版这么牛逼的公式编辑器。

 

Matlab 当时还是6.0版本, 在做矩阵运算的时候特别好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Matlab很好用了:

1. Matlab可以做复杂的编程。

2. Matlab的各种工具包非常多,非常好用。
比如信号工具箱非常好用,在做数字信号处理的时候非常有用。

比如小波分析的时候,Matlab的工具包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3. Simulink博大精深。
在做模拟的时候,数字图像处理的时候,做数值分析的时候,根本离不开matlab。

而且随着Matlab功能的升级也越来越强大,你自己可以写DLL被Matlab调用,还可以把Matlab代码转成C++调用的库(效率极低,但是忽悠足够了)。

Labview也很牛逼

很快matlab变成了研究的必备工具。

 

替代Matlab

2005年左右,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再用Matlab了,所以当时就开始物色替代品。


最开始是裸写用C++库,当时正好Intel推出了OpenCV,里面的矩阵计算库CvMat还蛮好用的。但是如果用C++做稍微大点的研究,人要疯掉的。但是用C++写好处是运行效率高。一旦算法敲定,立马就可以投入实用。但是用C++写太麻烦了。

 

再后来,选定开源的Scilab来替代一些Matlab数值计算的功能。基本能满足数值计算的需求。但是仅此而已,他的那些周边的工具箱,很难找到替代品。

这个界面是不是和早期版matlab版本很像?

截图里面INRIA是法国超级牛的研究机构

我们最后在数值计算和图像处理方面替换掉了matlab,代价也非常大,比如大量matlab库函数需要重写。

为什么中国没有Matlab的竞品?市场化与盗版!

 

我先举一个我认识的人的故事:我认识的一个老师实验室在20年前开发了一套机械设计的CAD系统,叫小雨点CAD系统。在机械设计方面做的非常好,是当时整个行业中少有的完全自主开发的CAD系统。他们就是在做科研的时候把程序写好,不以发论文目的。

 

2000年的机械CAD系统

用visual C++ 6 开发的

然而在5块钱一张的AutoCAD+ ProE的围攻下,挂了。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国内有面向国内客户靠卖license挣钱的大中型软件公司么?

据我所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公司几乎没有。金山,用友这几年开始新的盈利模式,开始回血了。有一段时间,金山软件在日本挣了不少钱,在中国市场几乎都是白嫖。

 

Matlab能够在美国成功,是因为市场给他正向反馈,做的好了,有人要,有人愿意付钱。挣了点钱,养的起一个人,就养一个人,开发新功能,愿意付钱的人更多了,就可以养十个人,功能也越来越多。市场经济在起作用。

 

Matlab在中国,毫不夸张的说,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理工科学生的电脑上基本都有盗版的Matlab,而且还都是最新版本的。爱不爱学习再说,但是matlab是装机必备的。 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任何最基本的国产替代都是徒劳的。

 

还有一点,行业软件难做的一个原因是背后的算法,数据,经验的积累。很多人以为中国现在科技水平真是坐二望一了,然而很多稍微复杂一点大型行业软件背后都是有大量算法支持的。这些算法背后就是科研水平的差异,这才是最根本卡脖子的地方。

 

开源软件打磨之痛

 

这里首先吹一波阿里。

 

阿里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具有领袖气质的公司,阿里的很多项目开源,大大促进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比如 阿里的dubbo 现在几乎成了国内soa的事实标准.阿里的tengine 也是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web 服务器的担当,阿里的Blink是国内实时计算最流行的框架。阿里的开源项目有很多很多,上万星的项目一大堆。

 

阿里是中国的一个另类。远远要强于,腾讯,百度,华为,美团等为开源社区作出的贡献。

现在有人抱怨Matlab卡脖子,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使用场景Scilab和python就可以解决了。在国外由于正版软件非常贵,而且license有各种限制,导致很多公司,机构都在寻找替代方案,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开源社区。

 

但是开源社区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你从开源社区受益,为了社区良性发展,你也要回馈社区。这样大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层楼。很多著名的开源软件都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迭代。有个人爱好,也有各家公司的资金投入。数学工具类的开源社区其实很发达,真心想替代,砸钱支持开源社区好了。

 

然而中国很多公司和机构在开源社区声名狼藉。尤其是一些机构,比如中科院在最近两年中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红芯浏览器,chrome直接拿过来。声称自主知识产权。最后是不了了之。
木兰编程语言,换皮python

麒麟os抄freebsd
还有抄android的,抄Debian的。
然后都号称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不少都来自于中科院系统。

 

大家想过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这种事情?

为什么阿里能搞好?很多响当当的机构缺搞不好?
是不是某些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最近有人提出 ”提交软件或者工具也可以作为评职称的依据“。

呸!

那只会有更多的开源软件遭殃,只会出现更多的红芯浏览器,更多的木兰编程语言出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最好途径。

 

结语

 

大大方方承认卡脖子,是科技水平的差距,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距,对知识分子态度方面的差距。卡脖子的从来不是具体某一样的东西,是一套机制。积累很需要,但是光靠积累未必能成功。是市场经济,或者说直白一点资本主义让Matlab这么一个小软件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皮之不附,毛将焉存?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最新回复

天凉好个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4:40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650

帖子

8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初级)

沙发
 

分析很到位,共勉

 
 
 

回复

3243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板凳
 

涨知识了

个人签名为江山踏坏了乌骓马,为社稷拉断了宝雕弓。
 
 
 

回复

2万

帖子

340

TA的资源

版主

4
 

没有Matlab,论文专家们写个论文什么的都不好整

 
 
 

回复

4008

帖子

0

TA的资源

版主

5
 

有道理

 
 
 

回复

6107

帖子

4

TA的资源

版主

6
 

其实也好。据说哈工大成立了,哈工大计算学部。高校改革要开始了。 倒逼。倒逼。

 
 
 

回复

7671

帖子

18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高级)

7
 

其实阿里开源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价值,虽然我也用一些。他做的,都不过是拾人牙慧,要么仿着重写一个,要么优化一些点搞个新的,并没有“核高基”的东西。阿里开源的东西坑不少,看某一些代码也不是那种严谨的实现,也不是那种一看就让人觉得漂亮的设计。缺的东西还多,但是掌声没必要太多淹没了理性。

个人签名

默认摸鱼,再摸鱼。2022、9、28

 
 
 

回复

1万

帖子

141

TA的资源

版主

8
 

关键还是在基础学科领域,这类学科,需要一辈子兢兢业业,而且一辈子不出成果才是正常,出了成果纯属意外,但却是应用技术的根基。评估标准有问题,不会有人愿意做基础学科,环境甚至不准许,这种情况下的现状实属必然。

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重复他人走过的路,不求大而全,发挥比较优势就好,那样的话也就不必计较什么了。

点评

“发挥比较优势就好” 太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3 19:21
个人签名上传了一些书籍资料,也许有你想要的:https://download.eeworld.com.cn/user/chunyang
 
 
 

回复

2万

帖子

0

TA的资源

超级版主

9
 
chunyang 发表于 2020-7-13 18:36 关键还是在基础学科领域,这类学科,需要一辈子兢兢业业,而且一辈子不出成果才是正常,出了成果纯属意外, ...

“发挥比较优势就好”

太对了。

 
 
 

回复

183

帖子

12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10
 

天凉好个秋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6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