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4|0

2015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楼主
 

数字电路历史、摩尔定律及未来趋势 [复制链接]

    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机世界中,归根到最底层的计算,只有两种状态,既数字电路的开和关,对应于二进制数字1或0。任何最强大的计算机、最繁杂的计算也最终都是用通过1,0来实现的。这实际上暗合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1,0生万物。数字电路的发展史,又慢到大,有大到小,计算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发展却一直符合一条规则,今天虫虫就和大家一家一起聊聊电子电路发展史、摩尔定律以及将来发展趋势。
  电子电路发展史——从真空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
  真空管和ENIAC
  计算机的最终计算是通过数字电路的开关状态的切换来实现的,包括信息传递和设备联通等。数字电路的发展最初,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电路是由真空管组成。由弗莱明发明的二极管,德福雷斯特改良的真空三极管,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
 

  第一代电子电路都是由抽成真空的巨大的玻璃管,所以叫真空管。真空管是利用灯丝或电路板的两极来发射电子束来控制电流。然而,并非所有的管都被抽空,一些使用的气体和较小的管使用光敏材料和磁场来控制电子的流动。它们都有共同点:价格昂贵,消耗大量电力并散发出巨大热量。它们也非常不可靠,需要大量的维护。而且尺寸它们很大,难于制造更小型的"计算机"。
  晶体管
  晶体管的发明源于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立足于找到一种价格便宜,耗电少或无耗电且不会升温的元件。该元件还必须易于制造,切换速度快,体积小。1974年由William Shockley领导下,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发明了满足这些特性的晶体管。晶体管体积小,电阻也小,没有活动部件(因此损耗很小),并且可靠,几乎不发热。晶体管的发明,使得电子电路的研究空前活跃,晶体管性能,尺寸和可靠性的新发展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
 

  集成电路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是世界上第一个向世界展示将很多这些晶体管放在单个晶圆(硅片)上的人之一。1959年,他为第一个IC或集成电路申请了专利。到了20世纪60年代,晶体管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制造复杂的IC并构建更快,更小的"计算机"。
  摩尔定律
  上世纪五十年年代,飞兆半导体和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每个集成电路的元件数量将在未来十年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他回顾了他的预测,并表示组件的数量现在每两年增加一倍。这就是着名的摩尔定律。
 

  几十年来摩尔定律一直被验证是正确的。而且摩尔定律一直在指导芯片制造和设计。英特尔和AMD的研究人员一直以来都是根据摩尔定律设定目标和指标。由于摩尔定律迫使芯片设计的长足发,计算机也变得越来越小。摩尔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预测,它已成为制造商旨在实现的目标和标准。以下是摩尔定律的一些实证:
  1971年第一个半导体工艺之一是10微米(或者比一米小10万倍)。到2001年,它是130纳米,比1971年小近80倍。
  截至2017年,最小的晶体管工艺为10纳米,相比较人头发直径是100微米,比今晶体管大近10,000倍。
  摩尔定律危机
  随着大规模电路发展,晶体管越来越小,集成数量成几何级增加,其制造工艺却越来越难了。克服这些技术和工艺壁垒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研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资。因此,摩尔定律也中的时间也逐渐放缓,甚至可它可能会很快不成立,摩尔定律危机爆发(当然如果没有巨大变革这是必然的)。
  英特尔花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才从2012年的22纳米工艺发展到2014年的14纳米工艺,之后10纳米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就问题不断,多次延迟,可能要到2019年才能上市,不过好消息是AMD 7纳米的显卡和CPU会在2019年上市(见虫虫最近一篇文章《AMD未来产品展望...》)。因为摩尔定律不是真正的定律,只是一种预测或推测。尽管芯片制造商一直致力于实现并保持目标,但这样做变得越来越困难。
  援引摩尔本人2015年的话:"我认为摩尔定律将在未来十年左右在消亡"。
  量子隧穿
  随着电子元件越来越小(纳米级),量子特性和效应逐渐显现。随着我们不断减小晶体管的尺寸,其Pn结耗尽层的尺寸也越来减小。耗尽层非常重要,用于阻止电子的流动。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得出,由于电子在其耗尽区中的隧道效应,小于5nm的晶体管将无法阻止电子流动。由于隧穿,电子将不会感知耗尽区域,直接 "跨穿"。如果不能阻止电子流动,晶体管就会失效。
 

  此外,我们现在正在慢慢接近原子本身的大小,理论上我们不能建立一个比原子小的晶体管。硅原子的直径约为1纳米,现在我们制造的晶体管的栅极尺寸约为该尺寸的10倍。就算是不考虑量子效应的??,我们也将达到晶体管的物理极限,无法做到更小。
  电流和加热效应
  除了量子隧穿和物理极限,还有两个很制约的工艺问题,那就是晶体管小尺寸的加热效应。随着晶体管变小,晶体管往往会变得更"漏",即使在OFF状态下。也不可避免要让一些电流通过。这称为漏电流。如果我们将漏电流设为100 nA如果CPU有1亿个晶体管,那么泄漏电流将为10A。这将在几分钟内耗尽手机电池。较高的栅极电压可以减少漏电流量,但这会导致更多的加热效应。即使不考虑到它,每个时钟计算本身也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制造商必须使用这些属性并使它们恰到好处地防止这些影响。随着流程变得越来越小,工艺越来越难。
  高漏电流还会导致暗硅和暗记忆的问题。即使我们芯片中可能有很多晶体管,但大多数晶体管必须保持关断以防止芯片过热和熔化。所有这些OFF状态的晶体管大量占用了可用于放置其他元件的空间。这导致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更小,还是我们改进现有的芯片设计?
  未来展望
  5纳米设计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和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表示,5纳米可能是能达到的最极限尺寸。预计5纳米将在2021年首次亮相。那么在那之后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呢?
  Dennard's Scaling-Dennard Scaling被认为是摩尔定律的姊妹法。它由Robert Dennard于1974年制定,并指出随着晶体管变小,它们的功率密度也会降低。这意味着随着晶体管变小,操作它们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量也将减少。这个定律允许制造商减少晶体管的尺寸,并通过每次迭代的大幅跳跃来提高时钟速度。然而在2007年左右,Dennard的Scaling崩溃了。这是因为在较小的尺寸下,泄漏电流会导致晶体管升温并产生进一步的损耗。
  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尽管晶体管变得更小,但是在过去十年中CPU计算速率并没有上升,这是由于Dennard Scaling崩溃。高时钟速率下的高损耗也是智能手机芯片使用较低时钟速度(通常为1.5 GHz)的原因。
  库梅定律
  通过改进当前的芯片实现并具有更好的指令流水线,我们可以改善芯片的性能。所以斯坦福的教授乔纳森·库梅提出了库梅(Koomey)定律:每焦耳能量的计算次数将每1.5年翻一番。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48年,届时Landauer的原理和热力学简单定律将阻止进一步的改进。目前,Landauer Limits的计算机效率约为0.00001%。
  多核架构
  传统的编程语言(如Java,C ++和Python)只能在单个设备上运行。但随着设备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便宜,我们可以在许多芯片上同时或并行地运行相同的程序,从而进一步提高性能。在这方面,像Golang,Node这样的语言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新材料研究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新,更创新的方法来制造更小更快的晶体管。已经证明,氮化镓和石墨烯等材料在更快的开关频率下具有更小的损耗。
  

  量子计算
  

  目前来来最可能解决方案是发展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ers)。像D-Wave和Rigetti Computing这样的公司正在这个领域广泛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扩展Qubits的定律还没有开始。绕过Dennard Scaling的方法是在单个芯片中放置更多内核以提高性能。目前量子计算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它的优势是一次可以拥有多个个状态(与其他计算机0,1不同)。目前已经有些实验性质的量子计算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果,比如基于量子技术的真正的随机数算法已经成功。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9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