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成本角度来看智能家居行业品牌建设和产品选型
[复制链接]
引子:近日与一位行业资深实战派营销专家沟通,他的很多观点对于目前的智能家居行业来说很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例如品牌的概念,他首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有个朋友,刚开始开小当铺,很希望做工厂,辛苦打拼后终于开厂了,但干得很艰苦,主要业务是OEM加上一些自有品牌,利润很低。后来工厂逐渐做大,准备做自己的品牌,花了一年多时间,投资很多钱,销售额200万,退货就占了一半。当时专家建议他,已经如此了就坚持做下去,但同时要考虑什么品牌可以带领你走得更远。后来他就开始代理几个外资品牌逐渐摸索,再后来他自己创新了一个产品,原来是代理A品牌的,现在他的新产品变成反代理(A品牌在他那里贴牌然后以从新代理返回日本销售),生产线也搬迁到工业园,最终该公司成A品牌的全球总代和制造商,而其自主的品牌也逐步在中东站住了脚。
合力纵横还是揭竿而起?
我想大家在思索这个故事含义的时候,总是会对“可以考虑什么品牌可以带领你走得更远”这句话很有感悟。按照专家的话来说,“做品牌不是打广告,也不是自己的品牌,才是做品牌,是你要懂得品牌之道” 对照我们目前的智能家居行业,很多企业原来是做经销或代理的,感觉某类产品市场前景不错,或是在沿海收购生产线,或是高薪挖走厂家的技术班底,再找工厂合作,自己创一个“品牌”。然后再走发展代理,发展经销的老路。但据我所知,目前这类厂家没有一家活的滋润,所谓的“品牌”不过是个“牌子”。由此我们不禁要问:目前的智能家居厂家如何树立品牌?渠道商如何选择品牌合作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
所有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情。因此解决树立品牌的问题,企业的掌舵人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按照品牌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选择成本乃品牌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它也是整个品牌建设体系的理论核心。理解和应用选择与选择成本,需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选择:即消费者如果没有选择的余地,或者说消费者面对的垄断厂商,而消费者又不得不选,那么品牌并不重要。但是消费者一旦面对2个或2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对象,此时品牌就是重要的,消费者根据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选择和购买。
第二个要点是备选集:在过剩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在做出最终的购买选择之前,更多的是通过考察建立一个备选集,该备选集内往往包含多个厂商的产品。备选集内部备选的产品越多,消费者选择的难度越大,即选择成本越高。
第三个要点是选择过程:选择过程由三个重要的阶段或步骤构成,一是信息搜集阶段;二是建立备选集阶段;三是从备选集中做出择优决策阶段。而选择成本就是在第三个阶段即择优决策阶段发生的成本或费用。在前两个阶段,发生的成本是交易费用,而非选择成本。
因此我们不禁要延伸到品牌的载体——产品上,作为品牌建设的产品载体,其功能越单一,越有利于降低顾客的选择成本,从而提高顾客的选择效率。而这恰恰是宝洁公司品牌建设成功之道:每一个子品牌都有独立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功能诉求——海飞丝去头屑、飘柔柔顺秀发、潘婷修护、沙宣造型。难道除了海飞丝,飘柔、潘婷就不能去头屑吗?显然不是,宣传的角度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