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安全是大众最关心的热点,和谐必须要有安全。政府的方针是求发展、求稳定、求和谐、求平安。
平安城市的建设,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比较大的声势,也有相当的力度。杭州是国内平安城市建设领先的单位,各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方案。他们做了多种方案,有用矩阵的,也有用DVR的,还有用网络编解码器的。公安部为此请全国各地的技防办的同志参加在杭州举行了一个现场会,观摩杭州平安城市建设情况并交流心得体会。在2005年8月公安部提出了开展建设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的意见。
在此之前,公安部选择了四个平安城市建设试点:北京的宣武区、杭州市、江苏的苏州市和山东的济南市,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试点的基础提出了“3111工程”。 “3”是表示在省市县三级。第一个“1”是在每一个省确定一个市,第二个“1”是每个市确定一个县,第三个“1”是有条件的县设定一个区或者一个派出所,计划在08年完成。在全国确定了22个城市作为“3111工程”的试点城市。这22个城市除了一些个别的像福建没有以外,基本上全国都覆盖了。
今年的3月份,公安部组织专家分成两组对22个试点诚实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评审。我参加的这组包括南方六省: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贵州和北方五个省: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包头市)和天津(大港区),评审会由各个省的技防办领导同志阐述项目建设意义、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
由于各省市的方案都存在着某些缺陷,与会专家指出了他们的问题请他们修改,在三个礼拜以后把重新修改过的方案报到公安部再进行审查。在这个基础上公安部对这22个城市的试点方案批复,同意他们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公安部在22个试点城市之外,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还选择了21个城市作为科技强警的试点城市。但是实施过程中也有问题。比如广州市,原先的口号是要今年年底装20万台摄像机,现在有修改,数量有所压缩。深圳发了文件年底要装25万台摄像机。现在政策引导或者是地方的积极性太高有一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既别太过热也别太过冷。
为了各个地方能够更好地实施3111工程,中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00)组织专家编写了一个《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这个通用技术要求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将在八月底形成报批稿,今后将发给各个地方执行。
作为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还组织专家参与“3111工程”推荐产品工作,提出15项指标对有关产品进行评审、推荐。推荐产品限于民族品牌,民族工业的产品。最近就要在网上和中国安防杂志上发表第一批推荐产品。
“3111工程”是三级结构,第一层是在市公安局,这是指挥中心,第二级是在分局,第三级是在派出所或者是街道,是一个三级工程。这三级全部要求联网运行。“3111工程”要实现信息共享,是完全要联网的,可以通过浏览器实时浏览。
“3111工程”在市级中心有自己的网络,如公安网,有自己的网络系统交换路由设备。在区级有区级的中心,第三層是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就是派出所,或者是街道,另外还有一些社会单元,如建立了监控网络的企业机关、党政单位,这样形成一个真正的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的系统。“3111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平安城市和和谐社会。
“3111工程”工程是一个非常大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将它定义为巨复杂系统。首先是投资很大。但是也要客观地讲,有的领导说一个中等规模城市要花上百个亿,这可能说的太过火了。广东东莞市投资3个亿,大庆市是投资4.5个亿,规模都比较大。第二个来说技术要求非常高。上万台、几十万台的摄像机联网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事情,还要做到资源共享,无论从系统的可靠性,无论系统的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情况是我们国内没有过,甚至在国外都没有做过。第三就是涉及的用户很多。所有的单位,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业系统全部都要联进来。另外因为有新建的系统,也有已有的系统,要进行互联、互控,难度很大。从技术上涉及到图象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共享等环节,都需要认真地对待。另外要构建这样一个系统,在技术上要做到尽可能的标准化,现在正在制订通用技术规则。第四是可靠,不能是三天两头要出问题。再一个要实用,要傻瓜化,要让最不会操作,最不懂得系统跟计算机的人也能够方便的操作。还有这个系统应该根据需要可以做裁减,可以扩展,也可以删除。通过流媒体技术或是通过其他技术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