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凡达》首先是战争与和平版的下乡青年扎根边疆地区,带领地方人民打退外来侵略者的故事,其次,它是励志版的残疾男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身残志不残的人生价值的故事,最后,这是爱情版的关于两个不同星球不同种族之间的悲惨异国恋故事。当然,也可以把《阿凡达》看成是房地产版的开发商强迁坐地户,或是警匪版的卧底不回头的故事。说来说去,导演詹姆斯依旧是用高科技手段向地球或是人类提醒,如果再不注意和平,再这样傻下去,那只能是激起自然、动物包括外星人的反击。挺老的一个主题。但影片的视觉、技术一流,不得不承认,詹爷才是真正的装修大师。《2012》在《阿凡达》的面前就像是个穷鬼,靠点波浪弄几个火山吓唬人,詹爷玩的可是纯3D的模拟真人,敢这么冒险玩半真人半动画片的人估计全世界就他这么一个。
其实,看《阿凡达》的全过程,我一直挣扎在动画片与真人电影的矛盾中,就像本片就是升级版的地球,但却让导演完全位移到另个世界一样,到底有无这个必要我十分怀疑。难道说为了显示其高超的想象力和非凡的高科技手段,也太耍牛逼了吧。说的难听点,詹爷设计的潘多拉星球就是地球的2.0版。人高大了,马也细长了,连狼和鸟都想电脑中的字体一样大了一号,就是变个字体。按我的想法都不如把故事直接定义在地球,就拿自己说事儿,不用遮掩,潘多拉就是西部,那个星球的人就是土著部落,经济发达地区要向落后地要资源,最后遭到反抗,这样也挺直接。
毕竟我看的《阿凡达》是普通版,不是3D的IMAX,所以,其中的效果不如实际来的强烈,但话糙理不糙,就故事而言,挺一般。开始设计的关于地球人与外星人之间的那种梦幻式的交往方式没有达到矛盾的最高点,离高潮差那么一小步,所以不得劲。按我的想象,地球人控制的替身阿凡达用意念与潘多拉人真实交往,总攻结束后,地球真与潘多拉人应该面临那种不同物种无法交流的欲哭无泪的凄惨状态。而到最后,少了这股劲。但在三枪与十月围城各自吹牛逼的面前,《阿凡达》足以让他们显得可笑。或许,电影有时不都是用故事说话,视觉也可以,只要你喜欢。
注:关《阿凡达》中的几个关键词解释。
阿凡达:用人类基因与潘多拉星球人的基因组成的新物种,完全是袁隆平的路子。最后通过地球的思维控制阿凡达。
潘多拉人的辫子:那是该星球人随身携带的USB接口,随时与本地强大的自然网络进行联络。
潘多拉的飞行怪物:具有密码功能的飞行类动物,要控制该物种,必须密码正确,否则没机会。
潘多拉人的婚姻方式:包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