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单片机设计液位监控仪是很通用的做法。如果要测量的液位有很多路(16路以上),每路要求能滚动显示1年内每班、每日、每月的输入输出总量(1日3班),正常或意外停电数据不丢失,人机交互能力要强(要设置适当数量的按键及采用LCD显示),并且每路液位要求对应2路控制输出信号(液罐液体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配置微型打印机端口,设置声音报警,所有这些无疑需要很多的I/O端口来支持,单凭一个单片机是办不到的,需要扩展I/O端口。在此设计中,笔者认为采用专用I/O扩展芯片有较多的弊端,权衡利弊,选择了用单片机来代替专用I/O接口芯片的方法。
1 专用 I/O芯片与单片机用作I/O芯片的对比
①专用I/O接口芯片的I/O口数量不比单片机多(笔者采用单片机型号为89C52);
②专用I/O接口芯片使用不灵活,几种使用方式已被芯片设计者设定,不能超出此范围变化,而单片机则受限制较小,使用起来较灵活;
③专用I/O接口芯片独立性差、智能性差,无论是接收输入信号还是输出控制信号,I/O专用芯片对信号的输入输出增色不能做出决定,必须要由单片机来做决定,仅起接力或过渡信号作用,没有监控能力,不能独立处理问题,而单片机则不然,可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处理问题;
④使用I/O扩展专用芯片就必须要熟悉它,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对单片机的熟悉程度要比对它强很多,相比之下,使用它要浪费时间,再一个I/O扩展专用芯片的价格均要比单片机高,从成本核算上考虑不经济;
⑤专用I/O芯片实时性差,由于I/O扩展专用芯片仅起收发信号的作用,本身没有加工处理信号的能力,这样信号经过它来回的传递势必造成延迟,因而会出现实时性差的问题;
⑥使用单片机作I/O接口,便于软硬件设计模块化,分工清晰,给设计、调试、维护带来极大方便;
⑦使用单片机作I/O接口加强了对接口的监管力度,减轻了主单片机的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