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还是在我刚出校门,对人生充满了无限遐想的时候,有人对我说:生,也容易;死,也容易;生活真不容易!用年轻的激情我自然很难解读话中饱藏的辛酸。在经历了:就业—失业、恋爱—结婚、创业—失败—再就业等等人生的境遇后,回头张望来时的路,忍不住要发出刘天王般的感慨:这条路,究竟多少崎岖?多少坎坷途?
对于生在饥荒刚结束的70年代中期,长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经济开放初期,工作于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奋争的我们这一代来说,比上一代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没有挨饿和经历政治上的黑暗),比80后的我们又是如此的迷茫和无助(在观念还比较闭塞、缺乏引导、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匮乏、机会相对较少的环境去生存)。当我们把自己以一件商品的形式陈列在人才集市的摊位前,参与激烈的市场角逐时,于是,所有关于市场的规则,便展露无遗。
遭遇职场黑哨,我想对于每个进入了和即将进入职场的人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人才市场的规则之一吧。我站在我所经历的职场中的一些黑哨行为来进行一些总结:
黑哨一
倚老卖老:你还嫩着呢!——黑掉你进场的机会
脱下校服不久,身上的稚气是无论如何都掩藏不了的,工作经验缺乏更是成为一道高高的门槛。
我从学校出来去应聘那会儿,碰到一个主管销售的副总面试我,前面的都通过了。我被人事小姐引进去的时候,看见一个头发整得倍亮倍亮中年男人,他头也没有抬起来,抽着烟、很随意的再翻我的简历,我说了声:您好!他脑袋微微动了下,估计是表示知道来了个人。我自己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刚坐下,只见他把简历“啪”的一声就扔在旁边的矮文件柜上,头上扬了点很不屑的问了句:你刚毕业的啊?我很惶恐的应了句:嗯。沉默了一会,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我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已经从刚才的不屑转化成非常为难的样子。我试探性的把自己的一些和应聘职位相关的经历以及自己对所求职位的理解陈述给他听,他微眯着双眼(基本呈缝状),也可能是眼睛太小,没怎么敢看清楚,可能他也在听我的叙述,轻蔑的表情溢于言表,等我说完了,接着就听他自言自语的感叹了一句:现在的学生学校能学到什么东西哦!记得好像就说了这几句话,他就对我下了逐客令:你回去等通知吧!
回来的路上我才想明白,老子经历的事情多了去了,你那点经历也能叫经历?
我的老天呀!我也想一出娘胎就可以把上辈子的工作经历带点过来啊,可是上帝不给啊!没有工作经历不是我的错,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尊重那些有工作经历,有人生阅历的人,但是您也不能因为您有我们没有,就这样歧视我们,进而无情的否定我们啊。
黑哨二
内部引荐:招聘只是一个幌子——从一开始就给你亮了红灯
我在求职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那次到一家企业应聘,和主管领导相谈甚欢,甚至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在面试的过程中谈行业状况的时候,发现我们曾经在同一家企业工作过,有很多共同的看法,我基本认定这次肯定有门。但是面试临结束时,他对我说,我们交个朋友吧,并很真诚的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我。接着他就很无奈的对我说:这个职位,我觉得你很适合,但是我们公司的另一位老总已经私下跟我通了气,介绍了他的一个朋友过来,招聘只是做个幌子!实在不好意思。我是跟你很谈的来才和你说这事!你就别等通知耽误时间了,另外再找门路吧!我非常感谢他的好意提醒,但当时我真差点没晕过去!
这种情况,我想是普遍存在的。招聘只是做给某些人看的,其实人员早就定好了。对于我们这些应聘者来说,我们像是一只被根香蕉戏耍的猴子,屁颠屁颠得跑过去应聘,满怀希望的等待通知,到头来只是块香蕉皮在晃来晃去的,香蕉早给人吃掉了。太不公平了!
黑哨三
职场争斗:独善其身、立场不明皆不能——不明不白就成了斗争的牺牲品
职场争斗不亚于官场争斗。这种争斗也许对于企业内部保持竞争有所益处,但我却认为更多的是造成了企业的内耗。无论我们是以一个职场新人进入之初,还是以一个无意争斗的职场散兵身处其中,无疑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当我们去应聘时,你就必须在面试你的主官的暗示下做出这样的抉择:你是立场坚定的站在他那边的。如果你没有明白他的暗示又或者你表达了模棱两可的意思,你就注定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
曾经因为不满于企业内部争斗过于激烈愤然离开时,老板挽留我的时候对我说:作为一家企业,只要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我们都得用,公司现在有两派在明争暗斗,我很清楚,我认为只有两派是正常的,也许会造成企业的一些内耗,但是只要把握得当,带来的更多的是竞争意识!也许,他说的是对的!
如此推来,不管是身处其中的我还是置身其外的应聘者,成为争斗的牺牲品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