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网上找例子,单位同事给了很多帮助,终于测试成功了串口接收的函数,波特率为9600,采用外部中断接收--外部中断设为下降沿触发,这样就可以及时响应串口数据的起始位,之后把外部中断关闭,在中断函数中接收完一个字节,再打开外部中断,退出中断函数。这样做后果是在接收过程中很难响应其他中断。而且我发现需要在检测到起始位之后延时两个位的时间(2/9600s)才能正常接收数据,否则收不到最高位。最后,感觉每次上电第一个接收的字节有些问题,但是之后的都是正常的。话不多说,先贴代码了
接收函数
void rxbyte(void)
{
unsigned char i;
if(RX==0)
{
delayrx(5);
if(RX==0)
{
P40=!P40;
delayrx(33);
readbuffer=0;
for(i=0;i<8;i++)
{
P40=!P40;
readbuffer>>=1;
if(RX==1)
{
readbuffer|=0x80;
}
else if(RX==0)
{
;
}
delayrx(19);
}
}
else
{
rxerror=1;
}
}
}
中断函数
void int_fun() __interrupt
{
if(INT2IF)
{
INT2IF=0;
INT2IE=0;
rxbyte();
INT2IE=1;
}
}
另外由于各个单片机晶振和指令周期不同,以及各个编译器生成的汇编代码也不一样,所以延时函数需要自己去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