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0|22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楼主
 

“小身材,大智慧”——STM32 NUCLEO-F031K6测评(一)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lkl0305 于 2015-12-22 09:58 编辑

“小身材,大智慧”
——STM32 NUCLEO-F031K6测评(一)
lkl0305

首先再次感谢eric_wang版主把仅有的一块NUCLEO-F031K6的测评机会给我,经过几天的学习试用,有些体会与收获,现在给大家带来我的第一个测评贴,希望不辱使命。测评内容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本次测评包括以下内容:

1、NUCLEO简介

2、NUCLEO-F031K6初识

3、STM32F031K6心(芯)

4、NUCLEO-F031K6探索

5、Mbed云端开发

6、结语


=========================================================

一、NUCLEO简介

ST(意法半导体)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Nucleo开发平台,以成本低、扩展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使用。Nucleo最开始推出时,使用64脚的MCU做主控制器,称为Nucleo 64。2015年又推出新的32引脚的Nucleo开发平台,称为Nucleo 32。就在这几天,发现Nucleo家族又多新成员,采用144引脚作为控制器的Nucleo144。这样下来,Nucleo开发平台就基本涵盖了ST公司的性能高中低、封装小中大等几十种种控制器,可谓非常丰富!

不论哪种款Nucleo板,在设计时都一成不变的带有ST-LINK/V2-1编程调试器、Arduino接口、基本外设(LED、Button)、支持ST的最新HAL固件库、STM32CubeMX硬件配置工具、多种集成IDE(IAR, MDK, GCC-based IDEs)、Mbed云端开发等共同特点。
STM 32的 Nucleo开发板的这一设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且灵活的方式与任何STM32微控制器搭建技术原型,并可从性能,功耗和功能的各种组合中做以选择。给开发者更多的选择,同时又可在不同微控制器之间迁移开发提供便利,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就可以轻松上手。

下面分别是Nucleo 32、Nucleo 64、Nucleo 144的图片,大家可以窥见一斑。


图1-1Nucleo 32开发板


图1-2Nucleo 64开发板


图1-3Nucleo 144开发板



二、NUCLEO-F031K6初识


这次测评的开发板是NUCLEO-F031K6,是隶属于Nucleo 32系列,采用携带方便的吸塑包装,只包含了拇指大小的NUCLEO-F031K6开发板。


图2-1吸塑包装图

拿在手里,NUCLEO-F031K6开发板有拇指大小,小巧玲珑。


图2-2NUCLEO-F031K6开发板

来看一下具体大小,通过实测,开发板长不足5.5cm,宽不足2cm。其中上下两个芯片分别是电源开关IC(ST890CDR)和主控制芯片STM32F031K6T6。


图2-3NUCLEO-F031K6开发板正面

下图是NUCLEO-F031K6开发板背面图,可以看到32引脚Nucleo板同样自带了ST-LINK/V2-1调试器/编程器。


图2-4NUCLEO-F031K6开发板背面

正好手头有一块NUCLEO-F030R8开发板,把32引脚的NUCLEO-F031K6和64引脚的NUCLEO-F030R8放在一起合影,更加凸显NUCLEO-F031K6的小巧。


图2-5NUCLEO-F030R8与NUCLEO-F031K6对比

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两者都配备ST-LINK/V2-1调试器/编程器;有简单的板载外设;提供Arduino接口;多种供电方式等。
但两者也有不同,比如最上面的USB接口,NUCLEO-F030R8采用的是mini USB接口,而NUCLEO-F031K6采用更小的mirco USB接口;前者不但提供Arduino UNO R3接口,同时还提供更多引脚的ST Morpho接口,而后者仅仅提供了Arduino™ nano外扩接口;前者MCU有外接32768晶振,而后者MCU无外扩晶振(虽然有一个晶振焊盘)。

NUCLEO-F031K6开发板对外提供了Arduino™ nano接口,方便外接附件,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的开发平台。具体的Arduino™ nano接口定义可以在包装的说明页找到,大家可以在这里了解NUCLEO-F031K6接口定义和开发板的主要特点等信息。


图2-6NUCLEO-F031K6说明页正面

可以看到,NUCLEO-F031K6开发板采用32脚的STM32F031K6T6,属于ARM® 32-bit Cortex®-M0 CPU,主频高达48 MHz;32-KB Flash存储器和4-KB SRAM存储器;提供Arduino™ nano外部接口;板载ST-LINK/V2-1调试器/编程器;支持Mbed云端开发。

在说明页的背面,有开发板的快速使用、开发工具和系统配置等要求。


图2-7NUCLEO-F031K6说明页背面

通过上面的Getting STARTED,我们来开启NUCLEO-F031K6的体验之旅吧。

1、检查确认开发板背面的跳线接口JP1通过短接帽短接(不容易找到,位置在开发板背面最下部)。

2、将NUCLEO-F031K6开发板用USB type A到mirco-B的转接线连接至电脑,大家就会发现ST-LINK/V2-1调试器/编程器指示灯LD1和电源指示灯LD2点亮,同时用户指示灯LD3开始闪烁。

3、在开发板正面将Arduino™ nano接口的左面CN3接口的D2(5脚)和GND(4脚)的跳线帽去掉,就会发现用户LED灯LD3的闪烁频率变快了。

这个DEMO演示在任何一块NUCLEO开发板上都是自带的例程。这里我们发现,在NUCLEO-F031K6开发板上没有为用户提供用户按钮(在NUCLEO64开发板上的蓝色用户按钮),而使用了跳线帽来模拟按钮的动作,这个想法还是比较巧妙的!



三、STM32F031K6T6心(芯)


NUCLEO-F031K6虽然小巧,但是不简单,源于它有一个强大芯,基于ARM® 32-bit Cortex®-M0 ,主频可达48MHz的STM32F031K6T6。

STM32 F0是入门级Cortex™-M0微控制器MCU,特别适合成本敏感型应用,集实时性能、低功耗运算和先进的STM32架构及外设于一身,包含有STM32F0x0、STM32F0x1、STM32F0x2几个系列。

其中STM32 F0x1系列,主要面向需要32位性能的8位和16位应用(如家庭娱乐产品、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等)。该系列产品具有16~256KB片上Flash存储器、多至32KB的SRAM和多种通信接口,包括USART、SPI、I2C、HMDI CEC和16位PWM电机控制定时器。该封装涵盖了从20到100引脚。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更好的用户体验。下图即是目前STM32 F0x1系列芯片,图中标红的是NUCLEO-F031K6开发板的板载MCU。


图3-1STM32 F0x1系列

下图就是NUCLEO-F031K6开发板的STM32F031K6芯。


图3-2 NUCLEO-F031K6开发板主控芯片

下图是STM32F031K6微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原理框图。


图3-3 STM32F031K6框图

可以看到,其主要特点:

(1)内核基于ARM® 32-bit Cortex®-M0 CPU,主频高达48 MHz。

(2)32 Kbytes片内Flash存储器。

(3)4 Kbytes片内SRAM存储器,带有硬件校验。

(4)电源电压:2.0-3.6 V。

(5)低功耗模式:睡眠、停机和待机。

(6)晶振可用4至32 MHz。

(7)5通道DMA控制器。

(8)1×12位,1.0us的ADC(最多10个通道)。

(9)多达9计时器。

(10)1个I2C接口,支持快速模式加(1Mbit/s)。

(11)1个USART,支持主同步SPI和调制解调器控制。

(12)1个SPI高达18Mbit/s。

(13)串行线调试(SWD)。

(14)温度范围:-40-+105°C。

可以看到,STM32F031K6虽然身材小巧,但是这款MCU继承了ST的ARM Cortex™-M的优良基因,内部资源丰富,可应用与家庭娱乐产品、家用电器、物联网IOT和工业设备等。



四、NUCLEO-F031K6探索


NUCLEO-F031K6是在ST原有Nucleo的64引脚基础上,推出的最新的32引脚版本。

STM32 Nucleo-32系列开发板目前包括NUCLEO-F031K6、NUCLEO-F042K6、NUCLEO-F303K8、NUCLEO-L031K6等几个型号。


1、NUCLEO-F031K6开发板的主要特点:

(1)采用32引脚封装的STM32F031K6微处理器

(2)提供Arduino Nano扩展接口

(3)支持云端开发环境Mbed

(4)板载ST-LINK/V2-1编程调试器

(5)USB支持三种接口:

a.虚拟串口

b.存储器

c.调试接口

(6)可变的电源供电

a.USB接口供电

b.Arduino Nano扩展接口供电

(7)提供三个LED灯:

a.LD1作为USB通信指示灯

b.LD2作为电源指示灯

c.LD3是用户指示灯

(8)1个复位按键

(9)支持多种可选的集成开发环境:IAR™, Keil®, GCC-based IDEs等


2、NUCLEO-F031K6开发板功能配置

下图是Nucleo-32开发板的功能框图,可以看出开发板由1个STM32 MCU、1个ST-LINK/V2-1编程调试器、Arduino Nano扩展接口、1个复位按键和一个用户LED组成。

图4-1 NUCLEO-F031K6开发板功能框图


3、NUCLEO-F031K6与NUCLEO-F030R8功能对比

接下来我们还是拿同类型的NUCLEO-F030R8与NUCLEO-F031K6的对比,下图是比较能够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图4-2 NUCLEO-F031K6与NUCLEO-F030R8功能对比


4、NUCLEO-F031K6开发板硬件布局

图4-3 NUCLEO-F031K6开发板顶层分布
图4-4 NUCLEO-F031K6开发板低层分布

通过布局图我们可以感觉虽然NUCLEO-F031K6开发板体积不大,但是该有的功能都有了,而且布局非常紧凑,电路板两面都有元件放置,正面是目标单片机部分,背面是ST-LINK部分,电路板上面一如既往的设计了许多锡桥跳线,可以很方便的对电路的功能进行设置,而且又不占用太多空间。



5、NUCLEO-F031K6开发板接口定义

NUCLEO-F031K6开发板提供Arduino™ nano接口,方便外接附件来搭建用户的应用系统。下图应该比较清晰的展示了开发板的接口分布。

图4-5 NUCLEO-F031K6开发板接口定义

可以看出,虽然开发板外扩接口比较少,但是通过端口复用功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功能。



6、ST-LINK/V2-1编程调试器

Nucleo-32开发板内嵌一个ST-LINK/V2-1编程调试器,通过SWD接口与目标MCU直接连接,可对目标MCU进行编程和调试功能,同时可实现:

(1)USB接口虚拟串口

(2)USB接口存储器

(3)USB电源管理

这里要注意,ST-LINK/V2-1编程调试器不支持SWIM接口和低于3V的工作电压。



7、供电电源选择

Nucleo-32开发板供电方式可以选择使用电脑的USB接口供电,也可以通过Arduino Nano接口的CN4选择外部电源:VIN(7-12V电源)、+5V(5V电源)或者+3V3引脚供电。在这里需要注意,如果选择+3V3接口供电,这时ST-LINK不能工作。下面来分析一下两种供电:

(1)使用USB接口对开发板供电

Nucleo-32开发板可以使用ST-LINK编程调试器的USB接口供电。这里要注意,在电脑的UAB主机在ST-LINK部分USB枚举完成之前,只能向开发板提供100mA电流。只有当枚举过程中,Nucleo-32开发板要求电脑的USB接口随后提供300mA的电流。如果电脑的USB接口能够提供300mA电流,这时目标MCU才能上电成功,同时LD2指示灯点亮,那么大家在随后开发过程中,应保证系统电流需要限制在最大300mA。如果电脑的USB接口不能提供300mA电流给开发板,那么目标单片机不会上电,这是红色指示灯LD2不亮,这是必须考虑使用外部电源为开发板供电。

注意,在开发板上,可通过SB1来配置最大消耗电流。如下表,当通过USB供电时,如果SB1被设置成ON(被焊接上),则最大供电电流不应超过100mA。而默认情况下,SB1被设置成OFF(未被短接),这时可以获得最大300Ma电流。

具体配置可见下表:

另一点特别注意,如果想要不通过电脑,而用USB电源适配器给开发板供电,这时无法完成USB枚举过程,则需要将SB1设置为ON。
结合开发板原理图,整个USB供电过程可分析如下:

图4-6 USB供电电路

(2)使用外部电源供电

Nucleo-32开发板外部供电可采用三种方法进行:VIN(7-12V)、+5V(5V)或者+3V3。外部供电可见下表。



8、LED指示灯

Nucleo-32开发板上有三个LED灯,分别是:

(1)LD1三色(绿、橙、红)LED,用来指示ST-LINK的链接状态,默认LD1正常情况是红色,具体指示信息如下:

•红色LED慢闪:连接USB电源后,USB初始化之前

•红色LED快闪:PC正在与STLINK之间进行第一个正确的沟通(枚举过程)

•红色LED亮: PC和ST-LINK/ V2-1的初始化完成

•绿色LED亮:与目标板之间进行一次成功初始化通信后

•红色LED和绿色LED交替闪烁:正在与目标板的通信时

•绿色LED亮:通信成功完成

•橙色LED亮:通讯故障

(2)LD2红色LED,作为目标单片机部分正常供电并且+5V电源可用

(3)LD3绿色LED,作为开发板提供的用户LED,与目标单片机的PB3引脚连接,若要使LED点亮,需要单片机引脚输出高电平,反之,如果想熄灭,需要引脚输出低电平。



9、跳线JP1

JI1接口是Nucleo-32开发板给用户提供的测试目标单片机的电流大小的引脚,具体设置为:当JP1设置为ON(使用跳线帽短接),这种是默认情况,正常为目标单片机供电;当JP1设置为OFF(将跳线帽去掉,在两引脚间加入电流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目标单片机的功耗大小(IDD电流)。

图4-7 IDD电流测量接口

10、虚拟串口

通过SB2和SB3,可以将目标单片机的USART接口连接到ST-LINK上,实现虚拟的USB串口,可方便开发板的调试。其中目标单片机的PA2作为TX,PA15作为RX接口。具体设置如下表: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到NUCLEO-F031K6开发板虽然小巧,但是电路设计的还是非常巧妙和人性化的。很多设计都与NUCLEO 64具有相同的部分,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的在平台间切换。



五、Mbed云端开发


在对NUCLEO-F031K6开发板进行详细的探索后,就可以上手具体使用了,来一起体验一下这款开发板的功能。



1、NUCLEO-F031K6开发环境

在ST的生态系统中,为NUCLEO开发板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开发工具,有ST推出的STM32 CUBEMX配置工具可使用图形化界面完成STM32微处理器的初始化配置工作,有IAR、MDK、GCC-based IDEs等集成IDE,还有最新的支持云端开发的mbed,另外ST还提供HAL软件库方便用户快速实现软件功能。下图是支持NUCLEO-F031K6的免费集成IDE。

图5-1免费支持STM32集成开发环境

这里我们不得不说MDK开发工具,这个在国内工程师中使用量非常大,但是以前MDK是收费软件。而前不久,在ARMKEIL官网提供了针对STM32F0和STM32L0系列MCU开发的免费产品序列号(PSN):U1E21-CM9GY-L3G4L,如下图地址为:http://www2.keil.com/stmicroelectronics-stm32/mdk。这里可以看出ST与ARM之间的合作深度以,对ST和ARM在这里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

图5-2适用于STM32L0和STM32F0的DMK免费产品序列号


2、Mbed云端开发准备

STM32 CUBEMX+ MDK+HAL库的开发模式已经被很多用户使用。在这次测评使用中我准备采用一种新的开发体验,来尝试体验一下Mbed云端开发过程!

mbed是一个面向ARM处理器的原型开发平台,它具体包括免费的软件库(SDK),硬件参考设计(HDK)和在线工具(Web)三部分内容,各个部分的具体介绍如下:

SDK:mbed设计了一个硬件抽象层,从而屏蔽了不同mcu厂商提供了微处理之间的差异,对于用户来说,他只需要和这个硬件抽象层打交道即可,也就是说,用户基于mbed开发的应用可以很方便地更换使用不同厂商的arm微处理器,从而留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HDK:HDK是mbed提供的硬件参考设计,它是面向用户开发设计的,所以HDK提供了统一了程序上载接口,单步调试接口,串口调试接口,用户无需购买其它硬件就可以开始软件开发工作。

WEB:为了省去用户开发环境安装的麻烦,mbed提供了一个完备的基于浏览器的微处理器软件开发环境,包括代码编写,程序编译,版本控制等功能,用户只要上网就可以开发,编译结果只要下载保存到mbed开发板上即可工作,非常方便。

这里首先还是要进行开发体验前的准备工作:

(1)计算机上安装ST-LINK/V2-1驱动程序

要使用ST-LINK/V2-1编程调试器,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该驱动可在ST的官网上下载,支持Windows XP、Windows 7和Windows 8。

网址:http://www.st.com/web/en/catalog/tools/PF260219

图5-3ST-LINK/V2-1驱动程序

下载安装正确之后,可以在设备管理其中查看到关于NUCLEO-F031K6开发板被识别出的设备,主要包括:ST-LINK调试器、虚拟串口设备、USB存储器等。

图5-4设备管理器

(2)ST-LINK/V2-1固件版本更新

ST公司会定期对ST-LINK/V2-1固件进行更新,以修正固件的BUG、支持新的功能、添加对ST新产品的编程调试功能。因此应该保证开发板的固件是最新的。大家可以使用USB接口对固件进行更新操作。ST-LINK/V2-1固件下载地址:http://www.st.com/web/en/catalog/tools/PF260217

图5-5ST-LINK/V2-1固件下载地址

下载解压后,打开ST-LinkUpgrade.exe进行更新,如下图:

图5-6ST-LINK/V2-1固件更新文件

打开软件,点击链接设备按钮,如下图:

图5-7固件更新界面

连接好设备后,可以看到现有固件版本以及最新的固件版本,如果有更新,可以点击“Yes”按钮进行更新。

图5-8版本检测

固件更新完毕后,就会显示更新成功提示。

图5-9固件更新成功

(3)注册Mbed账户

若要使用Mbed云端开发,首先要进行用户注册,打开浏览器,输入Mbed开发者网址:https://developer.mbed.org/,点击右上角的用户注册按钮进行注册。

图5-10Mbed开发者网址

注册之后登陆界面进行登陆。

图5-11登陆注册界面

登陆后,点击右上角的编译器按钮,就可以进入开发环境。

图5-12进入编译开发环境

网页会自动弹出新窗口,进入了Mbed云端开发界面。

图5-13 Mbed云端开发界面

由于第一次进入,没有选择开发板,因此开发环境右上角显示没有设备被选择,点击这个按钮。

图5-14无开发板被选择

打开选择设备窗口,这里点击添加设备按钮。

图5-15选择设备窗口

在弹出的界面中找到我们这次测评的开发板NUCLEO-F031K6。

图5-16选择NUCLEO-F031K6开发板

在打开的页面的右面点击添加到你的Mbed中。

图5-17添加NUCLEO-F031K6开发板

再次打开选择设备窗口,选择开发板,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图5-18选择开发板

至此,我们的Mbed云端开发的准备工作完成了。



3、PWM云端开发呼吸灯

下面测试Mbed云端开发,实现一个PWM控制的呼吸灯!

在开发之前,还是要进行电路的熟悉,选择合适的引脚驱动LED。

图5-19 选择PWM输出引脚

经过查找,我们发现开发板自带的用户LED1没有接到PWM输出引脚上。但是NUCLEO-F031K6开发板兼容Arduino Nano扩展接口,非常适合插到面包板上外接元件进行开发DIY,这里选择PB0通过面包板外接一个LED,输出PWM驱动LED实现呼吸灯效果。电路连接好后如下图。

图5-20 呼吸灯硬件电路

硬件电路准备好了,下面再Mbed中新建工程,可以看到由于NUCLEO-F031K6开发板比较新,因此提供的模板工程还比较少,这里选择LED灯闪烁的工程模板。

图5-21 选择工程模板

工程模板选择好后,输入工程名称:Nucleo_pwm_led,如下图。

图5-22 Mbed新建工程窗口

点击确认按钮,可以看到,Mbed自动生成了工程文件结构如下图。

图5-23 默认工程结构

选择主程序双击,就打开了模板程序,程序非常简单,实现LED灯亮200ms、灭1秒这样交替闪烁的功能。

图5-24 默认程序模板

在原有程序模板基础之上完成下图呼吸灯程序。

图5-25 呼吸灯程序

具体源程序如下,方便大家实验:

  1. #include "mbed.h"

  2. PwmOut PWM1(PWM_OUT);    //声明使用的PWM引脚,这里指PB0

  3. int main() {
  4.     PWM1.period_us(100);    //设置PWM的周期为100us
  5.     int count = 0, flag = 0;    //count记录PWM脉冲宽度,flag记录脉冲宽度的变化趋势
  6.     while(1) {
  7.         PWM1.pulsewidth_us(count);    //设置新的PWM输出宽度
  8.         if (flag == 0)    //flag为0,脉冲宽度增加
  9.         {
  10.             count++;
  11.             if (count == 100)
  12.             {
  13.                 flag = 1;
  14.             }
  15.         }
  16.         Else    //flag为1,脉冲宽度减小
  17.         {
  18.             count--;
  19.             if (count == 0)
  20.             {
  21.                 flag = 0;
  22.             }
  23.         }
  24.         wait_ms(20);    //每种PWM宽度输出20ms
  25.     }
  26. }
复制代码

上面的程序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写好程序后,点击编译,如果没有错误,Mbed通过网络会自动把编译好的bin文件下载到计算机中,如下图。

图5-26 编译呼吸灯程序
图5-27 编译生成bin文件

将编译好的bin文件复制到NUCLEO-F031K6开发板对应的Mbed USB存储器中,就会将程序写入FLASH中,并自动运行程序。

图5-28 Mbed USB存储器

运行效果我把视频做了一个GIF动画。

图5-29 呼吸灯效果图

这次Mbed云端开发环境还是第一次使用,通过尝试,感觉Mbed云端开发还是挺简单的。特别是Mbed 开发将工作分成了免费的软件库(SDK),硬件参考设计(HDK)和在线工具(Web)三部分内容,从而能够屏蔽不同mcu厂商提供微处理之间的差异,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很方便地更换使用不同厂商的arm微处理器,而程序基本是不变的。同时Mbed采用浏览器作为开发环境,用户不需要单独安装开发环境,只需要上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开发,也不需要因忘带U盘。最后编译好的bin文件可以像使用U盘一样复制到NUCLEO-F031K6开发板对应的存储器就可以运行,的确比较方便,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运行速度比较慢点。



六、结语

NUCLEO-F031K6开发板是基于ST公司的一款低成本、易于开发的STM32 Nucleo-32开发平台,使用一颗基于ARM®Cortex®-M0内核LQFP32封装的MCU(STM32F031K6),板载ST-LINK/V2-1编程调试器,提供Arduino Nano扩展接口,支持云端开发环境Mbed等多种开发工具,主要面向家庭娱乐、家用电器、物联网和工业设备等应用,方便工程师快速搭建产品原型和广大电子爱好者DIY各种智能创意,可谓“小身材,大智慧”!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最新回复

楼主可以共享原理图吗,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6 15:20

赞赏

3

查看全部赞赏

点赞 关注(4)
 

回复
举报

1158

帖子

2

TA的资源

版主

沙发
 
非常用心的评测顶一个!!!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你动作好迅速,我还没有完全调整好格式,就被看到了哈。多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8 23:33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板凳
 
michael_llh 发表于 2015-12-18 23:24
非常用心的评测顶一个!!!

你动作好迅速,我还没有完全调整好格式,就被看到了哈。多谢支持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嘿嘿!!真心很棒!!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9 01:11
 
 

回复

5979

帖子

8

TA的资源

版主

4
 
非常棒!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多谢版主的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9 12:41
 
个人签名生活就是油盐酱醋再加一点糖,快活就是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忙
===================================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
 
 

回复

1158

帖子

2

TA的资源

版主

5
 
lkl0305 发表于 2015-12-18 23:33
你动作好迅速,我还没有完全调整好格式,就被看到了哈。多谢支持

嘿嘿!!真心很棒!!点赞!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回复

1453

帖子

18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6
 
写的很详细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多谢多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1 08:35
 
个人签名http://weibo.com/u/1391449055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7
 

多谢版主的支持!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8
 

多谢多谢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回复

684

帖子

1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9
 
讲得很详细,谢谢楼主分享!
楼主能否解释下插线帽连接的原因吗?起啥作用?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跳线帽在官网例程中相当于一个按钮的功能,由于板子没有自带用户按键。在我的程序中没有用,也就没动,去掉插上没影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1 13:00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10
 
Orima 发表于 2015-12-21 12:01
讲得很详细,谢谢楼主分享!
楼主能否解释下插线帽连接的原因吗?起啥作用?

跳线帽在官网例程中相当于一个按钮的功能,由于板子没有自带用户按键。在我的程序中没有用,也就没动,去掉插上没影响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谢谢,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1 20:43
 
 
 

回复

9186

帖子

5

TA的资源

管理员

11
 
感谢楼主分享这么详细的评测
关于排版功能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想设置首行缩进,可以是谁全选想要设置的段落,然后选择“自动排版”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点评

版主呀,怎么今天不能编辑帖子了?编辑有时间限制么?只有回复按钮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22
还要感谢版主的板子,你说的调格式的方法挺好用的,多谢指点,今天有时间我再改改格式看来网站的使用技巧我还要多学习学习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12
 
 
 

回复

4177

帖子

9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高级)

12
 
这个板子确实很小巧,不错的呢。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是呀,小巧的很,很适合DIY一些小型简单的模型来用回头准备加个LCD屏和一些传感器来玩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14
 
 
 

回复

684

帖子

1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13
 
lkl0305 发表于 2015-12-21 13:00
跳线帽在官网例程中相当于一个按钮的功能,由于板子没有自带用户按键。在我的程序中没有用,也就没动,去 ...

谢谢,回复。。。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回复

379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14
 
KEIL那个序列号不错,这个才是重点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15
 
eric_wang 发表于 2015-12-21 13:42
感谢楼主分享这么详细的评测
关于排版功能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想设置首行缩进,可以是谁全选 ...

还要感谢版主的板子,你说的调格式的方法挺好用的,多谢指点,今天有时间我再改改格式看来网站的使用技巧我还要多学习学习哈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16
 
huaiqiao 发表于 2015-12-21 14:13
这个板子确实很小巧,不错的呢。

是呀,小巧的很,很适合DIY一些小型简单的模型来用回头准备加个LCD屏和一些传感器来玩玩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好的,楼主打算加多大的屏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17:13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17
 
eric_wang 发表于 2015-12-21 13:42
感谢楼主分享这么详细的评测
关于排版功能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想设置首行缩进,可以是谁全选 ...

版主呀,怎么今天不能编辑帖子了?编辑有时间限制么?只有回复按钮了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编辑帖子有3天的时间限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25
 
 
 

回复

9186

帖子

5

TA的资源

管理员

18
 
lkl0305 发表于 2015-12-22 09:22
版主呀,怎么今天不能编辑帖子了?编辑有时间限制么?只有回复按钮了

编辑帖子有3天的时间限制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点评

哦,早知道昨天晚上说什么也要调好,能不能在给开放半天,不然有点小遗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31
 
 
 

回复

846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19
 
eric_wang 发表于 2015-12-22 09:25
编辑帖子有3天的时间限制

哦,早知道昨天晚上说什么也要调好,能不能在给开放半天,不然有点小遗憾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点评

你再试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2 09:39
 
 
 

回复

9186

帖子

5

TA的资源

管理员

20
 
lkl0305 发表于 2015-12-22 09:31
哦,早知道昨天晚上说什么也要调好,能不能在给开放半天,不然有点小遗憾

你再试试
此帖出自stm32/stm8论坛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9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