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Microchip单片机的性价比较以前有降低了
在2000年左右时,我们用51单片机开发一个产品,产品需要外置ADC,EEPROM,看门狗;记得当时的硬件配置是:
AT89C52(后期是AT89S52)+TLC0838(TI的)+X5045(或X25045)+LED驱动(74HC595);这块的成本是7.5+18+7+1.5=34元;
后期改用PIC的PIC16F877A,一片就搞定了,当时只要26.5元;
同时,线路板走线简单,性能可靠;开发工具也很便宜(用51时,需要专用仿真器,有名的是南京的伟福价格是2800元左右;用PIC时,仿真器价格较低,800元的ICD2)
在当时看来,PIC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现在,则不一样了,不仅是国外品牌的8位单片机价格下降厉害(如ST的单片机:STM8S003),国内也有许多厂商生产的低成本的单片机(有51核的,有与PIC管脚兼容的,有完全兼容PIC产品的),造成PIC的性价比有下降较大;
限于成本压力,不少开发人员在新设计产品中(尤其是民用的,对可靠性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大量使用其它品牌的单片机。
同时,对于开发角度来说,PIC的开发成本较现有还是高了点,新设计采用其它品牌单片机,要么开发工具级便宜(如网上大量仿制的STlink),要么开发工具免费送。PIC的开发工具最低的也要80元以上(这也仅针对普通的开发人员,PIC的代理也会送开发工具,但是一般是批量使用PIC单片机的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