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从220V交流电网通过不控整流获取直流电压的方法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取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但这种不控整流使得输入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畸变,呈位于电压峰值附近的脉冲状,其中含有大量的谐波成分。一方面对电网造成严重的污染,干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通常仅能达到0.5~0.7。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对电流脉冲的高度进行抑制,使电流波形尽量接近正弦波,这一技术即为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PF)是指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即: PF= ×cosΦ=γcosΦ 所以,功率因数可以定义为电流失真系数(γ)和相移因数(cosΦ)的乘积。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从其实现方法上来讲,就是使电网输入电流波形完全跟踪电网输入电压波形,使得输入电流波形为正弦波(γ=1),且和电压波形同相位(cosΦ=1)。在理想情况下,可将整流器的负载等效为一个纯电阻,此时的PF值为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考虑到无源PFC的体积庞大且性能较差,因此本文只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做一些方法性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