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工科电子类的学生,大学四年不玩玩单片机、参加一些电子设计活动就会显得特别没有意义。最早接触单片机是在大二的时候,当时周围的有几个同学已经在学单片机了,受学院电子设计之风的影响,自己也开始和同学搭伙学习单片机。新手入门,一般都学习51单片机,于是我从晚上买了一套学习板158大洋,在同学中买的开发板中,算是比较高端的板子,外设丰富,有彩屏和SD卡接口,当时感觉这些都是很高端的外设。这好像也是唯一一个自己掏钱买的学习板。照着板子的例程和郭天祥老师的书,开始了学习单片机的道路。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恰逢学院一年一度的单片机入门设计大赛,我和两个小伙伴一同参赛,喜获一等奖,这也为我们的电子设计之路开了个好头。
大二暑假,我们三个一同报名参加Ti赞助的省电子设计大赛,这算是一个新的开始。第一次知道Ti这种大型的国际半导体公司,第一次接触430单片机,第一次用运算放大器搭建模拟电路。报名之后,在学院TI联合实验室里统一培训,每个小组配发了一块MSP430G2553核心板。相信很多人学习MSP430单片机都是从这块板子开始的。从51到430有一个过度的过程,两者一个很大的区别是430不能进行单独的位操作,而在51学习过程中习惯了位操作。想想当时对着例程、英文手册一点点啃,确实对以后的芯片资料的阅读有很大帮助。在比赛中,我们选的是“低功耗倾角测量仪”,恰好发挥430低功耗的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省一等奖。翻了一下,当年比赛的作品还留着(Nokia5110已经被拿走它用了),上个照片。
大三暑假,Ti
赞助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我们三个卷土重来。这次实验室配备了高级开发板MSP430F5529
,板子上外设丰富,有超低功耗液晶显示屏、加速度传感器、电容触摸屏、SD
卡接口、无线射频接口、USB
通信接口。有了之前的基础,很快就上手这块板子,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液晶屏特别好用,好多封装好的函数,直接调用就可以。比赛中,我们选的题目是“手写绘图板设计”,题目中对模拟电路要求很高,也有对系统功耗的要求,经过四天三夜比赛,顺利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在作品测试的过程中,发生一个小插曲,导致没有发挥好,最后只能获得省一等奖,非常遗憾。 大四暑假,Ti
赞助全国生物医学竞赛。作为一名保研的学生,闲着没事(也是因为奖金丰厚),就和一个保研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我们选的题目是“心电检测仪”。比赛平台是MSP430F5529LaunchPad
,只是简单复习一下,就顺利上手使用。模拟电路设计,借鉴TI
技术文档支持,配合高性能低功耗模拟芯片,非常出色的完成题目要求,顺利获得全国一等奖。
四年下来,用过的大多数板子都是学校实验室提供的,毕业之后把不用的板子留在实验室,留给师弟师妹用继续使用,形成良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