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8|5

116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楼主
 

中国IC设计业 [复制链接]

中国IC设计业勃兴 “.com”热潮昔日重来?
作者:王晓丹 EB China记者
阅读:417
引用:0
发布时间:2005-03-30 18:54
出处:电子经理世界

两年前,中国的IC设计企业数量仅仅在两位数的量级徘徊,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500。难怪,所有国际电子产业调查机构无不对中国IC设计业的勃兴感到吃惊——狂飚突进式的增长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IC设计业在短短几年内就达到了欧美国家十几年才达到的产业规模。吃惊之余,这些亲身见证了互联网“.com”泡沫的专家开始发出这样的怀疑: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之热潮,宛如前次互联网泡沫之变身。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isuppli公司的报告,2003年中国大陆所有IC设计企业的总收入为5.4亿美元,而台湾第二大设计公司——威盛公司当年的收入是6.2亿美元;2004年,报告指出,中国大陆IC设计公司中的绝大多数目前处于不断追加投资、而三五年内盈利无望的阶段。这些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几到几十名雇员,投资仅百万人民币。更为严重的是,国内的IC设计工程师匮乏,人才缺口以百万计,而现有的设计人员中,60%的工程师工作经验不足3年。可想而知,在中国IC产业勃兴之后,接踵而来的将是整个行业残酷的洗牌淘汰。
实际上,洗牌并不可怕。和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物种进化过程一样,在有限的资源争夺战中,企业界也需要这种残酷的竞争机制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纵观各行各业的商界翘楚,无不是在一轮轮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新浪网、携程网、阿里巴巴网,就是在“.com”洗牌之后愈显其尊;而IBM、微软、Intel等巨头,更是善于利用洗牌之机兼并收购、强者恒强。现在的问题是,当设计业的洗牌大战近在眼前之时,什么样的本土设计公司能够浴火重生?
这也是中国IC设计界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的疑问。


本土设计公司生存现状

在和国内电子工程师的交流之中,知道了网上曾经广为流传这么一条帖子:“国内IC设计业的11个矛盾”。搜来一看,不仅莞尔:
1.据吹是IT领域收入最高的专业,但基本上没有公司在盈利。
2.最大力吹捧IC有前途的公司,自己却不敢做芯片,而是搞搞培训倒倒工具软件。
3.号称人才奇缺,但基本上不见有公司在真正招人。
4.IC工程师们年轻时因为没经验而没人要,等有经验时发现因为太老而没人要。
5.到学校读研应该叫深造,但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机会远不如干了三年的本科生。
6.有幸参与设计出一块最牛的芯片,休假时在商场发现女人用的最廉价的化妆品也比它值钱。
……
对于这种牢骚,不少工程师也提出了反对。例如,关于盈利、招聘人员的途径、工程师事业成就感等方面,很多设计工程师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但是,目前中国本土设计企业盈利比例之小、利润率之低却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有行家称,至少有80%的本土中小企业现在是靠烧钱为生。而IDC公司的分析师预测,未来5年,只有5%的本土设计企业能够幸存。
目前看来,那些有望活下来的IC设计企业可以归纳为这三种发展模式:
第一种是由华为、中兴通讯、TCL、创维等大企业设立的IC设计中心。这些企业的终端产品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芯片,以往都是进口国外芯片,现在则通过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而且希望降低成本和市场风险。但是,这些企业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开设芯片设计中心并不能保证降低成本、维持质量和新产品的面世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选择将IC设计中心独立出去,使之成为独立经营核算的经营实体,而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也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以华为公司独立出去的海思半导体为例,这种断奶的做法反而加强了设计公司的竞争力、拓宽了客户面。
第二种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合资IC研发公司。英特尔、IBM、摩托罗拉、飞利浦、西门子等IC产业巨头由于看好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其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在华设立IC设计公司,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定制服务。以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家着力于TD-SCDMA手机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由大唐移动、飞利浦、三星联合投资成立。显然,这一由著名通信设备商、国际手机制造三强共同投资组建的超豪华阵容,瞄准了中国3g市场的巨大盈利空间。就在今年1月31日,摩托罗拉又新近加盟成为股东。凭借飞利浦、大唐移动的技术创新优势与三星和摩托罗拉在全球手机厂商中的领先地位,天碁科技具备了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然而,这种万千宠爱在一身的IC设计公司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第三种是由留学归国人员和科技人员创办的IC设计公司。技术、融资能力和与国际IC市场的密切关系是海归派IC设计公司具有的明显优势。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风险投资,因而,从公司成立一刻起就有明确的市场和产品定位。并且,公司的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具有在硅谷多年的设计经验,在业界建有较强的信息网。这类企业的代表有专注于2.4GHz无绳电话和PHS电话射频单芯片方案的鼎芯半导体,专注于电脑摄像头芯片市场的中星微电子。据称,中星微已经在2004年实现盈利,而鼎芯也有望于2006年开门见红。
不过,成功的例子仍然属于少数。许多国内IC设计企业不切实际的将目标定得过高,纷纷试图设计一些复杂的产品,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由于遭遇各种困难,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得不中途推出。而让人深思的是,这种市场业绩上的失败有时却以技术攻关的喜报形式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国家资金扶持之下,某某公司设计出了完全自主产权的CPU。然而,这种CPU因为性能和国外主流产品相差两个时代,只能永远摆放在该公司和主管政府部门的陈列室里。华邦公司总裁杨丁元就此曾经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美国十几家IC公司曾经联合起来生产POWER-CPU,试图与Intel公司抗衡,但是最终都宣告失败。所以,今后几年谁再去搞CPU,谁将会更快地死去。当然,台湾的威盛是个例外——然而,它同时也是一家生产电脑的公司,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这种自我消化,它可能很早就倒闭了。“除非国产的CPU公司也自产自消,或者政府一直愿意养着,要么有很多政府投入重金的公司也将很快倒闭。”
  不过,如果把这些投入都算是政府为了培养和锻炼本土IC设计人才的学费,那么一切都有了合理的理由。只是,在500多家IC设计企业之中,能够争取到这笔学费的又能有几家?

此帖出自FPGA/CPLD论坛

最新回复

IC企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产品市场范围过窄,主要集中于电源管理、信号处理、视频编解码、玩具控制等几个方面,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仍将提供替代性产品为主;另一方面,企业知识产权的建立与保护机制有待健全和加强。所幸的是,本土IC设计企业已然清醒认识到这些问题,正在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良性循环成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06-7-4 09:53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116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沙发
 

Re: 中国IC设计业

制胜之宝:产品选型、风险投资、产业链合作 当大多数设计公司都在寒风中等待春天的时候,那些已经沐浴在阳光中的企业自然成为众人的关注焦点。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他们为何能那么快找到自己的春天?他们的方法是否也有借鉴和复制的可能? 在回顾香港晶门科技、大唐微电子、珠海炬力等公司的案例时,抛开一些偶然、难以复制的成功因素,你可以发现三根相同的坚强支柱,托起了他们各自的美好。这三个制胜之宝就是:产品选型、风险投资、产业链合作。 1999年从摩托罗拉公司分离出来的香港晶门科技,是中国大陆年收入最高的集成电路公司。这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目前市值为6亿美元,仅2004年上半年的收入就为1.1亿美元。这家公司的发展数据足以令所有IC设计公司的老板艳羡:1999年7月,公司正式成立,当年10月,晶门科技推出世界首枚32位MUXLCD驱动器/显示器,当年12月,公司首次获得盈利。2000年7月,晶门科技交运1000万件货品。2001年10月,晶门科技推出世界首枚带控制器的OLED驱动IC单芯片。次年,世界首枚单芯片2D GIGA CSTN LCD驱动控制IC也在这里诞生。2003年,晶门科技营业额突破1亿美元,出货量超过7000万件。该公司品质制造总监黎垣清在总结自己公司的成功要素时总结了这么几条:第一,晶门科技的高级管理层均来自摩托罗拉公司,熟悉国际化商业的操作规则,所以从创业之日起,就按照一个卓越的大型公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第二,晶门科技凭借创业人员的经验和人脉,加之自己过硬的技术力量,与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LG等公司建立了牢固的客户关系。第三,同时,晶门科技作为一个fabless的设计公司,拥有长期和foundry合作的历史和经验,因此,公司始终把提高良率作为追求目标——这一点在争取和巩固新老客户时非常关键。
此帖出自FPGA/CPLD论坛
 
 

回复

116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板凳
 

Re: 中国IC设计业

显然,晶门科技的成功与其豪门出身息息相关——然而,除去这一点难以复制之外,其他设计公司可以得到的启发是:首先,晶门科技选择的平板显示IC在手机、PDA、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脑等各种终端产品中应用广泛,一旦产品成功地和某一终端制造商结盟,打开自己的知名度,那么进而撬开巨大的应用市场就相对容易了。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纶走的也是同样的路。该公司的SOC平台——COMIP的诞生,打破了国外少数厂家在SoC平台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可以用于移动通信、家电产品和固定网络中。在手机基带芯片应用中,COMIP在成本上、功耗方面与国际芯片厂商相比有相当优势,它的高集成度使之可以同时替代国外厂商的5块芯片,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和开发周期。此外,与以往国内芯片产品发布不同的是,大唐电信在发布COMIP芯片之际,同步发布了基于该款芯片的三个整机解决方案,分别针对无线通信终端、固网的可视智能电话和3C融合的家庭娱乐中心。按照国内的情况,通信终端市场远远大于通信网络设备市场。而从终端产品的利润分配来看,终端芯片占到终端总利润的70%,目前这种高额的利润被几家主要的国际芯片巨头瓜分——显然,大唐微电子试图通过这一项目加入这一高层俱乐部。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严晓浪评价说,"这是第一个在发布芯片的同时拿出产业化成果的国内芯片企业,它的产业化速度与它的科技进步速度同样值得敬佩。" 可想而知,这样两家企业都会赢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如果说,晶门沾了“娘家人”摩托罗拉的光,而大唐微电子沾了政府背景、大唐电信的光,那么其他白手起家的设计公司又凭借什么从“吝啬势利”的风险投资商那里得到千万计的银子? 在2004年集成电路设计业十周年大会上,一场由华登、凯雷、高通、诺基亚等风险投资公司负责人担任嘉宾的风险投资分论坛成为最受与会者追捧的论坛。这些嘉宾总结了自己投资标准:首先是IC设计公司产品的市场潜力——也就是说,IC产品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才能弥补前期的巨额投入。其次分别为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大小、市场可见的需求大小、公司拓展销售渠道的能力——当然,所有这些优势都必须建立在一支优秀的管理和技术团队的基础之上。例如,华亚微电子针对的是电视机市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提供普通电视和高清数字电视视频处理器的设计公司,而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家,这就为华亚微电子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凯雷公司上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今后,IC设计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将成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考虑到资金投入之大,个人的原始积累和政府扶持都会成为杯水车薪。一般而言,一个芯片设计企业从创立到上市大致需要经历下列几个发展阶段: 种子期:大约需要100万到500万美元的投入来建立最初的团队和进行原型芯片的研制。 产业化阶段:大约需要3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的投入把产品逐步推出,进入到初步的工程样片和小规模试产阶段。 扩展期:大约需要500万到2000万美元的投入用于产品的生产资金和后续的新产品研发。 上市前:大约需要1000万到数千万美元的投入用于公司的全面发展和为即将到来的上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见,尽管不像建立foudry那样需要10亿美元量级的投资额,但要想发展到上市的规模,设计公司上千万美元的投入不可或缺。因此,IC设计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的速度和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中国IC设计业的明天。
此帖出自FPGA/CPLD论坛
 
 
 

回复

116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4
 

Re: 中国IC设计业

结语 对于中国本土IC设计企业而言,找准未来五年内的市场方向至关重要。行业分析公司、权威媒体最近给出了几个最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品类型:第一,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核心芯片;第二,多功能和智能手机相关芯片;第三,MP3/闪盘和视频播放等新概念电子产品SOC;第四,WLAN和电力载波芯片。至于CPU和DSP等基础IC,业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因为这些产品是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所以企业能够在资金、政策、政府资源上获益多多,有人认为,这些产品难以赶超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开发出来之后无法获得系统和整机厂商认同,规模和盈利根本无从谈起。显然,对于本土设计企业怎样求生的问题,苏州银河龙芯公司总经理王瑞毅更偏向后者。这家主要从事电能表芯片、伺服单元和集抄系统研发的设计公司,承诺客户只要使用他们的芯片,就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开发,所有的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都由银河龙芯提供。“总结我们的经验,最根本的只有一条:中国的IC设计企业必须学会钻空子,要做有中国特色的、外国大公司难以了解、难以客户跟踪的项目。”他解释说,由于国外设计公司投片量大,成本优势明显,所以中国公司只有走特色的利基市场之路,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很难预测,当IC设计企业的洗牌风暴平静之后,究竟还有多少家幸存者。但是可以肯定,这些幸存者才是中国IC设计企业勃兴的真正动力所在。
此帖出自FPGA/CPLD论坛
 
 
 

回复

116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5
 

Re: 中国IC设计业

但现在看,大浪淘沙最后还是出现一些金子的吗,比如中星微,不过可能事先发现谁是金子可能有一定难度。“三国演义”的抬头歌比较适合IC设计这些草莽英雄
此帖出自FPGA/CPLD论坛
 
 
 

回复

3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6
 

Re: 中国IC设计业

IC企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产品市场范围过窄,主要集中于电源管理、信号处理、视频编解码、玩具控制等几个方面,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仍将提供替代性产品为主;另一方面,企业知识产权的建立与保护机制有待健全和加强。所幸的是,本土IC设计企业已然清醒认识到这些问题,正在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良性循环成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
此帖出自FPGA/CPLD论坛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9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