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活动的介绍才了解到,DSP居然已经有30岁了,我和DSP也几乎是同龄人了。从我本科的时候开始听说有这种神奇的东西,由于当时经费有限,小小本科生没有机会去用当时来说高级的dsp,说他高级,一方面是他需要的开发器价格不菲,动不动就2k,而且当时第三方做开发器的也少。另一方面,连51的keil编译环境都弄的费劲的我,就更别提去熟悉一个更复杂一些的ccs了。所以最初只闻其声,不见其形,DSP还是那个传说中的圣物。到了08年,我进入了新的学府深造,探访导师的时候提到需要用到的设备,导师提到了dsp,当时2812和2407风靡一时,实验室做电机控制都是用的这款dsp,我确实小小的激动了一下。而且实验室已经拥有2个价格不菲的仿真器。但是,也就是兴奋了那么一段时间。后来阴差阳错的分配课题的时候,我没有从事电机控制方面的研究,也就又一次与dsp擦肩而过。但是心里一直记着他,终于课题结束,有了一段时间的空档时间。在课题的锻炼中,熟悉了pic,英飞凌等几款单片机的开发环境,突然发现,开发环境好像都差不多。对dsp的学习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后来自掏腰包买了一本《TMS320X281X DSP原理及C程序开发》,开始潜心钻研。光有理论也不行啊,仿真器凭我当时的经济能力,是没法考虑了。最小系统板还是可以考虑的,在淘宝上混迹了一段时间后,找了一个卖空板子的,dsp2812最小系统板,价格合理,资料齐全,我就入手了2块。后来焊接完成,果然能够正常运行。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dsp之旅。其实那时候2812已经被划分为MCU了。但是就速度来说,还和mcu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和之前调试pic和英飞凌一样,我把常用的功能都进行了调试,比如AD,定时,PWM,中断,CAN总线。然后按照功能把这些功能整合到一起。自学的过程不算坎坷,毕竟有懂的人在,不会可以问。ccs的环境,可以说是让我欢喜让我忧,dsp的寄存器一般设置的名字都比较长,用。连接代表不同的分类,这是比较有特色的,而且会有主动提示。而cmd文件到现在也只是能够用,无法活学活用。
很遗憾,在和dsp的短暂邂逅之后,我又进入了新的课题,没有使用dsp,但是仅仅是入门就让我感受到dsp的魅力所在,不仅是速度上,还有配合,据说当时第三方开发的设备可以将仿真结果直接转化成c代码下载到dsp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dsp的相遇是短暂的,带给我的收获是巨大的,不仅是入门。后来参加过几次ti的研讨会,2812逐渐淡出,28335,28027系列逐渐成为主流。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真正应用一下这些新产品,继续重温那段回忆。
PS:附件中加入了当时调试的一些程序代码,希望给像我一样的人一些启迪。
本文为eeworld首发,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