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索尼最早将在今年年底前全球裁员1万人,约占雇员总数的6%。这家公司一直是日系企业的中间代表,大家知道日系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是尽量不裁员,号召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这比中国的国企还国企。究竟日本电子企业出什么问题了,本人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不得其所以然,现转载一篇俞天任老师的文章,算是旁观侧击一下。俞天任既一名旅日的工程师,同时也是我本人最尊重的作家,对于日本的问题,他很有发言权。
《iPhone对日本手机市场的冲击》这篇文章傆发于凤凰网俞天任的专栏。以下是原文:
长期以来,有着强大电子产业基础的日本在手机发展上走的是一条极为古怪的道路,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改善,日本手机在按键,显示屏幕,显示字体,配置的相机,翻盖等每一个可以个别分割出来的机能方面都做到了尽可能的精益求精的完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在整体功能说来和别的国家相比却没有任何长处,反而由于过剩的高品质使得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而日本的手机厂家也无意于参国际竞争,只是专心于引导日本用户沉溺于他们所提供的功能之中,从而越来越闭塞,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加拉帕哥斯类型进化”。
从日本各手机公司4月6日所发表的2011年的经营统计数字表明在日本三家手机公司中NTT的新签合同数出现了严重出超现象,全年流失的顾客多达80万人以上,而软银以及KDDI两家的新签合同数则为入超,数目分别为36万以及27万,这两家公司所新增加的顾客似乎正好就是NTT所流失的。
这种顾客转移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是因为NTT没有iPhone,而软银和KDDI则有iPhone。
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虽然还带着“手机”的名称,但实际上是附带了手机功能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出现之后,长年来顽强地抵抗着外资手机的日本手机市场一下子就崩溃了,到今年三月底日本的手机合同总数为一亿两千九百万左右,超过了日本的人口总数,而去年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手机是4,100万台,几乎全部是智能手机,其中六成以上是苹果,三星等外国企业所产手机。
就是说在手机市场上,日本货已经败给了进口货!
一直有人在抱怨说日本的市场过于闭塞,这种现象当然与原来日本政府的一些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日本政府逐步取消了很多贸易壁垒,日本市场上的外国制品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工业制成品这一块除了产自韩国中国东南亚的低档货以及欧美的高档汽车以及奢侈品之外,外国产品想打入日本市场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中高档电子电气产品,这是因为想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胜过日本本土企业确实很不容易。
战后从一片空白出发的日本制造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登上了世界的顶峰,虽然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以及后续处理中发生的种种失误,使得日本的经济出了不少问题,但制造业还是挺能让日本人自豪一番的,虽然和以前相比各个产业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日本人还是能够很自信地认为所失去的那部分市场份额只是败于了次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攻势罢了,如果放在同等条件下,日本企业和日本产品是最有竞争力的。
最能代表日本制造业的就是所谓“丰田模式”,而这种丰田模式就引导着丰田公司从一家只能制造卡车的,在世界上根本排不上号的公司发展成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
所谓丰田模式就是使用看板模式(Kanban System)通过实现实时存货(Just In Time)来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生产,这个模式的哲学理念部分就是所谓“不断改善”,在丰田内部甚至有“所谓工作就是改善”这么一种有点偏激的说法。
近年来随着丰田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据点不断增多,丰田模式的极限已经开始呈现了出来,比如2007年新泻县中越沿海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和后来的泰国洪水灾害就已经证明了力图达到理想状态的丰田式思考在现实的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
如果说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方面还可以寻找一定的措施来增强实时存货(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话,那么最近接二连三所发生的“改善”和“革.命”之间的矛盾就使得人们对于“改善”这种日本制造业的哲学理念或者说信条本身产生了怀疑。
曾经是君临世界的日本电视机产业在数码式革.命的冲击面前已经几乎全军覆灭是一个例子,而这次曾经是作为“加拉帕哥斯类型进化”最典型例证的日本手机则又给出了另外一个例子。
长期以来,有着强大电子产业基础的日本在手机发展上走的是一条极为古怪的道路,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改善,日本手机在按键,显示屏幕,显示字体,配置的相机,翻盖等每一个可以个别分割出来的机能方面都做到了尽可能的精益求精的完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在整体功能说来和别的国家相比却没有任何长处,反而由于过剩的高品质使得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而日本的手机厂家也无意于参国际竞争,只是专心于引导日本用户沉溺于他们所提供的功能之中,从而越来越闭塞,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加拉帕哥斯类型进化”。
一直有人在警告这种进化的危险性,可是内向的日本人总是一笑置之,认为即使不能打开国际市场,凭着日本人已经习惯了的功能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起码保住日本市场应该没有问题。然而质量并不高超而且售后服务还可以说很差的iPhone则一下子就几乎摧毁了日本的手机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