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8位的MCU每年出货量为50亿颗, 32位出货量也已超过了20亿颗。而据IDC最新的研究报告,到2015年仅包括智能电表、智能电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能源、工业系统、汽车、通讯等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智能系统便会消耗125亿颗处理器核心。
大蛋糕的一小口
未来,任何一个电子系统几乎都会是多核架构,并且由于术业专攻,一定是来自不同的内核供应商。而目前中国市场CPUIP 供应商的业者不超过5家,所以现在看来,每家都存在着机会。
话说回来,在一些既有的应用上,几家巨头公司已经占据了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要想直接硬撬他们的饭碗,恐怕只落得胳膊拧不过大腿,徒劳无功罢的下场罢了。
但是,随着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新兴应用产生。电子产业产品日趋多功能化,更多的厂商也开始要求处理器和设计平台具备更好的集成性、可扩展性以及设计弹性。随着设计复杂度超越了传统供应厂商所能提供的解决方案了,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无论是在资源的配置,还是个别方案的研究上,貌似后来者与先行者的起跑点并不那么遥远了。这对于跃跃欲试的后来者,不失为一个不小的契机。他们恐怕已经闻到这块蛋糕的香味了。
先行者优势,还是后来者优势?
在微处理器领域,基本是ARM和英特尔一统天下。他们的先行者优势显而易见,不管是技术、市场占有率、抑或良好而庞大的生态系统。
而对于那些满腹革命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后来者,他们掌握大量的先行者公开的研发资料,一路接受着更创新的前沿科技理念,再加上他们自己一直孜孜不倦地开拓创新。从研发成果上看,他们也是毫不逊色。这时,少了份略显沉重的历史包袱,多了份灵活矫健的后来者们,是否也算得上具有了“后来者优势”呢?
特别要说,在中低级应用这一块,“利润”和“差异化”是最被客户所看重的。越是灵活个性化、性价比越高的方案,当然越能抓住市场商机。特别是在“非主流市场”中,对灵活取胜的后来者相当有利,这也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何以得逞?
新的架构 + 新的开发工具 + 及时的技术支持 + 良好的生态系统 + 高性价比
首先,一个全新的架构,就意味着彻底差异化,意味着重建的方案,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一个新架构的产生,会衍生出一系列配套的开发工具,而这些新的开发技术又会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厂商可借此营造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让客户住进自家花园,便可从长计议,坐享其成了。
当然,在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市场,适合的产品、低廉的价格、和好的服务必须同时兼备,才可能受到客户的青睐。谈到技术支持,本土的厂商不管在地理位置上,还是语言上,都可以说是占了不少便宜的。在开发过程中,若工程师遇到问题便能拿起电话马上沟通,能与厂商面对面的讨论问题,能迅速地得到解决办法,就能有效地缩短开发时间。可以说这是跟客户利益直接挂钩的,是工程师迫切需要的。
培育市场
但是,如何让客户改变熟悉的开发习惯,似乎成了后来者最大的难题。
与学校进行合作,不失为各大厂商培育市场的常用招数。而对还没打开市场的后行者来说,更是极其重要的。每个使用者都乐于接受熟悉的东西。对于工程师们更不例外。他们会对大学或是研究生时代就接触到的架构抱有格外的亲切感。
厂商也可以抓住机会,在校园里大做文章。通常第一步是采用捐赠软件平台的方式进入学校。接着就希望可以开设新架构的选修课、实验课、出版教材。厂商最希望的是在大学里做开发项目,让学生们融入他们的研究,用他们的架构,然后学生发表关于他们架构的论文。使得他们的影响力无声地散播开来。
进军策略
只有CPU被广泛使用,才谈得上生态系统。有了好的生态系统,市场份额才会越来越多。所以后行者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可以采用授权的方式,同时做出很便宜的性能很好的开发工具,先把市场打开。
从架构发开策略上,先用高端产品打入市场,做一个体面的定位,再慢慢向低端展开。实际上对于实力有限的后行者来说,中低端才是他们的机会。直到有一天,随着他们的默默耕耘,找到了稳定的获利模式,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再慢慢从低端往高端移动,争取更大的市场。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找到固定的获利模式,是第一要务。不管是多么伟大的产品,都需要商业手段的配合,需要切实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最终占有一席之地。
“CPU产业是一个长期的事业,非常辛苦,尤其是前面的15年。”(文/赵思潇)
(原文地址:https://www.eeworld.com.cn/manufacture/2011/0519/article_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