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两个月,饱含了我对时钟所有期待新作品终于制作完成。
在这之前从
LED到辉光管再到VFD点阵、从石英晶体到温补再到GPS校时,从静态显示到动态滚屏翻页,还是那句话:
时钟虽简单,想做完美不容易... 这次的DIY作品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很多功能上的细节、操作上的细节、效果上的细节,以前我对SMD情有独钟,这次头一回全部采用直插元器件(只有一颗DS3231采用贴片),每个元器件的选型、位置、大小、高度,甚至是立着放还是躺着放都经过了周密考虑。电路板每个元器件的封装库都根据实际元器件大小测绘,没有一个焊盘位置与实际元件有差别。以前在制作电子钟的时候,不少朋友提出了忠肯的建议和意见,也为这次DIY提供了原动力,所以在人性化操作和功能方面比较完备。至于炫彩的七彩背景光效,还有近4000行代码所编辑出来的Crossfade等数字变换效果等等只能从视频上才能看出...
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BLOG,里面有历次我的时钟作品,包括辉光管的、LED点阵的、VFD点阵GPS校时的等等... http://blog.sina.com.cn/nixieclock 我就先介绍一下这次DIY作品的一些功能和特点,然后再具体介绍一下DIY设计过程【有图片、有视频】,重点部分的源代码我也会公开,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 老规矩,先上美图,SHOW TIME:
我接触电子的时候,几乎是直接从SMD上手的,所以一直以来对SMD情有独钟。因为现代电子工艺带给我们的是集成度越来越高的零部件,可以满足我们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完成更多更精彩的功能,所以前面几个时钟作品包括
LED点阵、辉光管、VFD点阵全部都采用SMD器件设计并制作。
后来慢慢接触了很多老的工控产品发现原来ALL DIP的电路板也能如此唯美,比如20年前的任天堂红白机主板、286电脑主板等等...所以就产生了全部使用直插器件制作她的想法。
因为之前很少使用直插元器件,所以这次电路板绘制也花了很大的功夫。放弃了优美的古典线条及花边,利用直插IC及电阻电容本身的形体和周密的布局,直接塑造出漂亮的主板。每一个元器件都是根据实际尺寸和大小专门绘制封装库,每个器件的选型和高度都控制严格,均在10mm一下。结合以前的设计经验,未作洞洞板试验,但实际验证硬件部分零BUG。
因为全部采用了直插元件,所以组装制作几乎是零难度,只要别把器件焊反,完美的一次性通过,比起ALL SMD的组装简单很多很多。
SHOW一下:
同样是采用了近30年前的一种电子管--
VFD荧光数码电子管,虽然是80年代初生产,比起辉光管晚出了几年,但漂亮通透的玻璃管身依然放射出一种古典的韵味,同时又焕发着一种现代的气息。
VFD荧光的原理比起辉光管来说有本质上的不同,驱动也采用了低电压
(VFD荧光管只需20v就能驱动,辉光管最低需要170v的阳极高压)。这次采用的是
YS18-3的荧光数码电子管,尺寸与我以前设计的QS18-12的辉光电子管相同,直径为18mm。虽然尺寸相同,但是荧光管的顶部都有银色的消气剂,就像戴了一顶银色的帽子,很漂亮。
由于全部采用直插元件,所以电子管本身需要架高,所以专门用激光雕刻了专用的管座将荧光管垫高,同时能够折射出位于管底的RGB LED所发出的炫彩背景光。刚才提过,所有的元器件高度均在10mm一下,但是有四个元器件需要伸出:两只用于代替时钟冒号的LED,专门订购了14mm高的支撑柱将其撑起,还有一只红外线接收头,也用14mm高的专用支撑住将其撑起,还有一只温度传感器18B20,因为它的管脚短,所以专门订购了12mm高的支撑住撑起。
所有器件布局合理,没有飞线,没有感觉器件的稀疏与拥挤。即使不用外壳,同样能给人电子器件构成的美感。
SHOW一下:
时钟的基本功能还是显示时间,如果因为好看而走时不准也就失去了时钟的意义。所以这次的荧光数码电子管时钟,没有采用DS1302+石英晶体的方案,采用了VFD点阵时钟的DS3231方案,虽然标配没有GPS对时,但预留了GPS模块的通讯接口,并且DS3231本身内置温度补偿,
精度为0℃-40℃ ±2ppm,
年误差2分钟以内。
由于这个方案所使用的DS3231是达拉斯05年推出的产品,所以没有直插的封装,所以整套时钟器件只有这一颗器件是贴片封装,但是SO16的封装焊接起来几乎与直插器件无异。而且这次同样采用了CR1220备份电池,在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时钟的走时,断电5年依然能够精确计时,包括闹钟设置等等,无需再对时和设置。
SHOW一下DS3231和备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