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IT行业的迅猛发展, 使得汽车电子和智能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汽车被动安全领域,乘 员约束系统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已开始向智能安全约束系统发 展(以下简称智能安全系统)。美国已经颁布了FMVSS208法规最终 版,对“智能被动安全约束系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进程。世 界各国的汽车巨头和配件供应商,也都在对各种“智能安全系统”进 行研究,智能型的被动安全约束系统已经成为下一代汽车的新装备。
智能安全系统让安全保护升级
传统的汽车安全气囊在研制配套时,是在实验室内,用标准的假 人,以标准的姿势,放在标准的位置上,按标准的方法,进行标准速 度的碰撞,再对试验数据进行标准的滤波处理,看结果是否满足法规 要求。因此,这种按标准撞车配套的安全气囊在实际使用时,情况相 差甚远,不同的碰撞情况和速度,不同高矮胖瘦的人,不同的坐姿, 使得碰撞后的结果差异很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碰撞时,安全约 束系统对乘员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挽救了不少乘车者的生命, 这在各国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但在极少数情况下, 譬如矮小身材的妇女或儿童乘坐前排时,由于身体或头部过于靠近方 向盘或仪表板,没有气囊展开的空间,此时如果发生碰撞事故,气囊 展开将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无法保护乘员,还极有可能在展开时伤害 乘员,而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是难以解决的。为了避免气囊在展 开时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最简单的方法是安个开关,驾驶员认为气囊 可能对乘员有危险时,就把气囊电路关掉。 智能安全系统的基本出发点是,无论乘员是何人,以何种姿势和 何种位置坐在车里,任何时候智能安全系统都不会伤害乘员,在符合 气囊使用条件的情况下,才对乘员进行碰撞时的安全保护。智能安全 系统要求设备能够自动判断出乘员的身高、体重及坐姿,还有坐椅及 安全带的工作状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否展开气囊以及何时展开 和怎样展开(可分级展开)。智能系统不仅要判断是否发生了碰撞,还 要判断此时的乘员是否处于可以保护的范围内,以及应采取何种方法 进行保护。
可实现更多功能
智能安全系统与传统的安全约束系统相比较,其新功能包括:一 是乘员及车辆状态识别;二是可多级展开的气体发生器;三是带限力 器的预张紧安全带。 现在已研制出双级展开的气体发生器,可使气囊以不同的充气量 进行展开,如果气体发生器是一大一小的两级发气量,可组合出多种 展开型式,如:单级小气量、单级大气量、双级特大气量及双级超大 气量等。智能系统可根据乘员的情况和碰撞的程度,选择最佳的气囊 展开方式,以达到最优的保护效果。 带限力器的预张紧安全带,可以在系统检测到碰撞并且需要对乘 员进行保护的时候,与多级气囊协同工作,主动拉紧安全带,限制乘 员的移动。当碰撞过程中安全带的拉力过大而可能对乘员造成伤害时, 限力器开始工作,以适当的拉力放松安全带,避免乘员被安全带拉伤。 乘员及车辆状态识别装置是智能系统的核心,主要由各种传感器、 信号传输部件(或网络)、ECU(电子控制单元)及软件等组成。传感器 又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分成车辆运动状态监测传感器、车辆内部 状态监测传感器和乘员识别传感器等。 车辆运动状态监测传感器有: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车轮转速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等,用于判断车辆 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发生碰撞。 车辆内部状态监测传感器有:坐椅位置传感器、安全带状态传感 器、方向盘位置传感器等,以光电开关或霍尔磁感应传感器等类型为 主,用于确定车内与乘员安全有关的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和位置。
乘员识别成重中之重
乘员识别是智能系统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有多种方案正在进行研 发。乘员的识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传感器需要探测车内特定范 围内的三维空间状态,坐椅承载物体的质量并判别其性质,其头部和 四肢在什么位置,并通过ECU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 措施。 由于激光和微波测距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目前,还没有被用来 进行车内的测量而主要用于车外的主动安全防撞系统。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乘员识别,智能安全系统的组成都要比传 统的安全气囊复杂得多。传感器的数量和信号的传输量及处理工作都 大大增加。在提高了使用效果的同时,对智能安全系统自身的可靠性 和使用寿命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装车使用的年限内,要保证系 统正常工作,系统和传感器还必须具备自诊断能力和容错纠错能力, 同时还要有一个可接受的全寿命使用成本。
相关链接
三种乘员识别方案
目前正在研制的乘员识别方案有三种。一是压力分布称重坐椅+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组成的乘员识别系统(一般要装 三组传感器),由坐椅测量乘员的质量和乘坐位置,三组探测传感器测 得乘员头部位置并区分是物体还是乘员,从而确定此时乘员的乘坐状 态。二是压力分布称重坐椅+双镜头光学识别(CCD)传感器组成的系统, 由坐椅测量乘员的质量和成坐位置,摄像镜头摄取乘员的影像并进行 姿态识别。三是由电场感应探测传感器和专用坐椅组成的人体姿态探 测系统,可通过测定车内感应电场的分布来确定乘员的姿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