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压电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承担着大部分电能的分配和控制。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被屡屡提到日上程,低压电器产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那么作为低压电器的生产商应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新情况呢?对此我们采访了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电器分所所长尹天文。
尹天文指出,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中对低压配电的相关规定不够详细,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地研究智能电网用户端的关键技术,制订智能电网用户端实施路线图。
用户端整体架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智能电器及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楼宇系统。
智能电器及系统
是指具有双向通信、故障预判和预警、负载监控、全电流范围选择性保护、电能质量监控,能实现区域联锁,可快速安全恢复等功能的高度智能化的电器设备及系统,是构成用户端智能配电网络乃至整个低压配电网的基础性电器设备。
我国从第三代低压电器产品研制起就着手发展智能化低压电器,其后又开发了可通信的低压电器,产品集成了基本的智能化与通信功能,能够基本满足智能电网的相关需求。虽然这些产品的一部分智能化功能已经得到应用,但是大部分功能尤其是通信功能并未真正利用起来。
而现在,建设智能电网对用户端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智能电网的互动、自愈、优化、集成、兼容等特征在新一代低压电器中都要体现出来。因此,今后用户端将越来越受重视,智能电器及系统要集成许多新的技术,如预警与区域联锁等新技术等,使低压电器更符合智能电网的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
具有双向通信、负荷调节、能源系统分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用户端储能充电、双向电量计费、节能管理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不同用电需求采用具有个性化地节能、经济运行等方式对用户端进行能源管理的系统。
从我国国情来看,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工业、楼宇等大用户。“目前能够实施能源管理的企业很少,因此我国的能源管理市场很可观。”尹天文指出,实施大用户的能源管理需要国家出台政策予以支持,通过实行分时电价来削峰填谷,引导电力消费。这其中就会涉及一些新技术,如电力储能技术、负荷控制技术和新能源接入技术等。
而目前对于居民而言,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智能电表的使用。智能电表是能源管理系统中最主要的元件,从远期来看,智能电表在家庭用户中,它就是一个微型能源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路由器,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这个表上,通过这个表来连接用户和供电企业。今后的智能电表可实现双向通信和双向计量,以实现用户与电力公司之间的电能买卖与应用管理。
智能楼宇系统
是指具有建筑照明自动控制、家电控制、远程监控、安全防范、情景控制等功能,可实现楼宇或家居智能化和高效能源管理的系统,主要包括节能型照明和空调管理系统、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火灾预警与报警系统、防入侵和防盗等系统。
智能楼宇系统最简单的实现单元就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就是将节能型的照明、空调、家电等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并且可以交互式远程监控。由若干智能家居单元可构成智能楼宇或智能化小区,其中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海量数据的高速处理、各种系统的匹配和兼容,以及智能楼宇里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集成问题等。
据介绍,上科所将用户端三大系统中的每一部分都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智能用户端的建设: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开发一些简单的基础设备,在现有基础上,搭建基础性系统。智能电器及系统方面,符合智能电网要求的第四代产品将陆续进入市场,在此基础上,上科所将基于3S-Net搭建新一代的智能配电与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方面,将先攻克智能电表,然后建立一些小型的能源管理系统,重点实现有效的负荷控制。智能楼宇系统方面,第一阶段将先解决智能家居的问题。除上述系统建设外,上科所也将着手进行配套标准的制订,做好基础工作,并尽量多地进行示范工程的建设。
第二阶段将上升一个层次,完善整个系统,使配电领域主要的低压电器产品与系统全面满足智能电网需求;能源管理系统将攻克新能源的接入切出与储能技术;智能楼宇系统方面则要实现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并进一步加强智能用户端的市场推广。
第三阶段将是完善应用期。根据上科所的整体思路,前五年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示范应用阶段,后五年则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产品与系统和市场推广与应用阶段,将使智能电网的整个系统从上到下全面贯通,全面实现智能电网总体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