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目前的国内市场来看,客户对于高品质图像标准要求愈发严苛,更清晰、更逼真的图像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新焦点。值得注意的是,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可以满足其中的一些要求,然而百万像素概念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标准,它只代表数字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元素的数量。由于高分辨率图像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输送大量的图像数据,这会影响到帧速率,因此,仅仅有百万像素摄像机还不能保证图像质量,相比之下,满足HDTV标准的网络摄像机能够在分辨率、帧速率和色彩保真度之间达到最佳均衡,从而保证视频监控的质量。网络传输的性能对于网络摄像机特别是高清机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清摄像机比普通标清摄像机发送的图像分辨率更大、信息更多,客观上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方面的问题诸如最大分辨率对带宽的影响、有几种编码方式、有几种码流可选、是否实时、是否支持无线网络等等都需要考虑。另外,输出码流是否稳定也成为影响网络传输的重要因素。如果码流不稳,造成占用带宽突然增大会造成哪些问题呢?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图像出现丢帧,遗漏重要图像信息;网络阻塞引起瘫痪;网络架构和存储资源在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更多冗余造成浪费。
因此,简单的说,与传统的模拟监控摄像机相比,HDTV在分辨率上是标准模拟TV的5倍,使图像更清晰,并具有更好的色彩保真度和宽屏格式。随着高清化监控应用的不断广泛,大量高品质、高清晰视频无疑为图像的传输和储存带来巨大的挑战。客户一旦选择高清产品,就一定要关注编码和压缩技术。给大家举个例子,以720P监控为例,每小时录像大约占用硬盘4G-8G,压缩后也要达到3G多的容量,以半个月的保存时间计算,8路监控大约8.7T的容量,录像容量的翻倍,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因此,是否通过编码压缩让图像占据的空间更合理容量更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知道,高清视频最常用的编码格式是MPEG2-TS、WMV-HD、H.264和VC-1这四种算法,其中MPEG2由于压缩比例较小,视频所占空间太大,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而微软主推的WMV-HD目前已经渐渐被VC-1这种新标准所取代,在最新的高清领域中很少有采用这种算法的视频。所以,目前最流行的只有H.264种编码方式。
H.264是一种高性能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它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也正因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举个例子,针对同样大小的文件,如果采用MPEG-2压缩标准压缩比能达到25∶1的话,采用H.264压缩标准后的压缩比能达到102∶1!H.264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压缩比,低码率起了重要的作用,与MPEG-2和MPEG-4ASP等压缩技术相比,H.264压缩技术将大大节省用户的下载时间和数据流量收费。更为值得一提的是,H.264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目前H.264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的标准,不过H.264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还要高。
概括起来说,H.264的特点是能够以更低的码率得到更高的画质,如果拿相同效果的MPEG2与H.264视频资料做对比,后者在容量上仅是前者的1/2左右。这也就意味着,H.264不仅能够节省HDTV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宽较窄的网络上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可以说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各位看官,看到这儿,是不是略有些启发?事实上各种编码技术之间本身也各有特点,在具体的项目和解决方案中,也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