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5

9146

帖子

6

TA的资源

管理员

我在 TI 杯模拟专题赛拿国一! [复制链接]

2024 年 8 月 27 日 - 28 日,18000 支参赛队伍中选出的 158 支精英队伍,即“全中国大二、大三搞电子竞赛、喜欢动手的、最牛的这帮人”齐聚集杭州,参加了 TI 杯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赛(以下简称“模拟专题赛”)决赛。

 

640?wx_fmt=png

 

由于其特别的全封闭赛制,在众多电子专业学生眼中,能在这个比赛中拿到全国一等奖(以下简称“国一”)的,不是三头六臂,也会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最终角逐出了:13 项一等奖,26 项二等奖, 57 项三等奖,以及 1 项最高奖—— TI 杯!

 

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在现场随机找到 5 支队伍,他们是 158 支队伍的缩影。我们希望探究国一获奖者成功的秘密,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实力、运气、心态、团队、合作、知识面……唯一不变的是:对电子的热爱。

 

“骰子摇出来” 的全国最高奖

 

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电子工程学院参赛队的队长李昕宇掷出骰子,骰子向上的一面停在数字“ 1 ”的那一刻,他的队友魏仕荣、宋佳阳心里就是一沉,旁观的王新怀老师也不禁惊呼,“完了,这么小”。因为这一掷,将决定他们能否参加模拟专题赛决赛。

 

根据竞赛规则,每所学校最多只能派出 2 支队伍参赛,西电分给电子工程学院的名额只有一个。而在刚刚结束的省赛中,强手如云的电子工程学院仅获得省一等奖的队伍就有 10 支,其中有 4 支队伍是各赛题第一名。因种种原因,有两支队伍不参与竞争,对于王新怀老师来说“剩下两队都很强,手心手背都是肉”。

 

“掷骰子吧!”学生们认为这样最公平。谁也没料到,第二组的骰子停止旋转时,结果竟然是“ 0 ”。就这样,“感觉是命中注定,”李昕宇、魏仕荣、宋佳阳来到了赛场。

 

这是一支典型的强强联手的队伍。小时候看着家里爸爸拆的很多报废的电路板,李昕宇就莫名感觉很漂亮,特别是上面的电容电阻,就像一栋栋楼房,他觉得以后自己一定要学这个东西。也许是学习能力较强,也许是天赋,他大二下学期才刚刚接触电赛,仅仅半年之后,就与两位大一队友组队,在 2023 年全国大学生电赛设计竞赛陕西赛区获H题全省第二名。但因为综合测评时的疏漏,与国一失之交臂。他一直想寻找机会弥补这个遗憾,就找到了魏仕荣、宋佳阳。

 

李昕宇曾经见过魏仕荣在单片机上飞了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晶振线,焊得还特别漂亮。魏仕荣有着电子高手的典型经历:高中时就开始玩电子,大一就在“比国赛还卷”的西电校赛上拿到了特等奖/最佳新秀奖。

 

他的“忽悠”能力也是一流,当他看到宋佳阳在实验室给老师做项目用了一些高性能 FPGA 时,马上就想到:FPGA 有各种模块,并行处理能力出色,还可配高速 ADC、DAC,这样就可以秒掉很多信号题,所以就约宋佳阳一起打比赛。

 

但大三即将结束时,宋佳阳突然说自己想考研。魏仕荣拍着胸脯劝他,“考研嘛,前两晚突击一下就行了。你来跟我打电赛,我带你保研。”虽然并未相信魏仕荣的 2 天突击理论,但是本着为队友负责,加之看到身边很多优秀的人都拿了国奖,他也想最后再冲一次。

 

魏仕荣、宋佳阳很愿意与李昕宇组队,因为绩点为 3.9/4.0 的李昕宇理论很扎实,“手算滤波器很强”。最重要的是,李昕宇和宋佳阳虽然认识时间不长,却特别投缘,甚至会“同频共振”:吃饭能吃到一块,聊天能聊到一块,李昕宇说个网络热梗,宋佳阳下一秒就能接上。在队伍中,李昕宇负责方案联调和理论支持、魏仕荣负责硬件、宋佳阳负责软件。

 

比赛中,他们选择了 B 题—— D 类音频功放。他们在去年准备国赛时练习过很多这类题目,因此觉得很幸运。但在西电另一支参赛队队员李博恒看来,这其实就是实力强的体现。所谓的运气好,实际上就是做过练过,因为训练过各种题,才会看到题目眼熟。

 

第二天中午前,题目就基本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系统参数的精密调节,精益求精。“其实方案的实现,大家思路都差不太多,”李博恒觉得,“但是要把功能真正做到最好,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是今年训练时,王老师特别强调的,“一定要精益求精,题目要求 10 %就要做到 1 %,”不希望他们重蹈去年国赛时的覆辙。

 

两天一夜,似乎瞬间就过去了。“我们的方案出得快,硬件焊完得也快。在硬件焊接的过程中,软件就已经把采样代码写好了。系统联调后,一输入信号,采样值跟标定值就已经非常接近。后面调参数,其实都没有经过太多拟合,都是准的,比较顺利,几乎都是线性的”。

 

李昕宇回忆起整个过程,似乎云淡风轻,但其实挑战不少。由于全封闭,李昕宇用了将近一早上时间,生啃纯英文器件手册,分析器件用法。魏仕荣认为,硬件至少还有器件手册可做参考,而且 TI 的手册非常详细,照着搭不会有问题。但软件面临的考验很大,如果算法和理论平时积累不够,在无法对外求助的情况下,“真的没有办法”。

 

魏仕荣在硬件搭建和布置信号回流路径上经验非常丰富。由于是限定器件,当得知 B 题不支持申请精密采样电阻时,他也发挥优势,使用康铜丝绕精密电阻,李昕宇配合设计了一套测量方法,结合起来出奇得好用。软件部分宋佳阳选择了 TI  TMS320F280049 的板卡,尽管他认为最理想的是 TI TMD320F28379D ,但这个比赛就是考察“怎样用有限的器件、有限的成本,去尽可能地实现较高的目标。”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从左至右:王新怀老师、李昕宇、

魏仕荣、宋佳阳

 

最终,他们以 B 题接近满分的成绩,登上了模拟邀请赛的最高领奖台。而这在王新怀老师看来,“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攀登最高奖高峰,实至名归!”三位同学都认为自己受益于西电的基础课程,很多课程对工程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很高。西电自己出的很多教材,比如王新怀老师的《模拟电子电路技术基础》教材,里面有很多工程上的问题,有时网上搜不到的内容,查查西电自己的书就能很好解决。

 

西电有着从校赛到工科联赛,到省赛,再到国赛的四级竞赛体系,今年校赛更是设立了模拟电子线路专项赛,同学们热情高涨,全校 198 个队参与了比赛。此外每周王老师都要给他们布置一道训练题,与助理教练去验收,发现问题再去改进。经过这样螺旋式的不断提升,学生手上电子技术过硬、脑中也能很快形成一个有效方案。“两天一夜很快的,略微犹豫一下,时间就过去了。”

 

王老师认为在激烈的竞赛中,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外,坚定的意志、稳定的情绪以及出色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是决定竞赛胜负的重要因素。“正如一艘航船,只有船员间配合默契,才能顺利穿越风浪,抵达胜利的彼岸。”

 

这个奖项的获得让王老师由衷高兴,他感慨道:“在众多竞赛中,模拟专题赛无疑是一股清流。两天一夜全封闭、无手机无网络、干扰屏蔽状况下,完成命题电子系统所有功能指标要求,不仅是技术积淀更是身心的考验。正如歇后语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个竞赛让每队选手在实战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当天下午颁奖礼结束,王老师就马不停蹄地赶回西电,因为第二天要参加大一新生入校迎新宣讲活动,他带领学长展示灵动的机器人、优秀的竞赛作品,激发新生内心深处对挑战与创新的渴望,在他们心中播下成为新一代电子爱好者的种子,期望不远的未来培养出更多的“全国第一”和电子领域优秀人才。

 

总在煎熬中

 

作为全队的主心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大二学生廖家欣在比赛结束后,抱着队友也是舍友的盖峻健哭了。他觉得硬件手盖峻健辛辛苦苦地焊了两天,离胜利就只剩那么一小步,明明可以满指标的,可被自己负责的软件拖累,两天一夜的努力功亏一篑。

 

这好像就是他们的命,自从他们和卢代宏大一下学期组队后,大大小小的比赛已经打过了很多场。虽然除了一次院赛时作品上电就烧了之外,其他都拿到了一等奖,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每次他们都打得很“煎熬”。

 

以省赛为例,他们在最后一天 10 点就早早完成了设计,指标远超题目要求得完美。但临近中午,在优化系统输出阻抗与示波器匹配时,整个系统数据突然不对了。恢复原状后,数据还是不对。整个队伍感觉看不到希望了,但盖峻健手里一直没闲着,进行着各种尝试,后面焊台上换下来的器件很快堆成了一小堆。幸运的是,快要封箱时,他们偶然动了一根线,整个电路突然又好了,就像是上天对他们坚持不懈的一种眷顾。

 

这次模拟专题赛依然是一波三折,他们选择了 A 题,硬件工作量非常大,盖峻健从第一天早上九点开始就在焊板子。方案中要把交流量斩波变成直流量,从晚上 8、9 点开始,盖峻健尝试了能想到的各种方案,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依然无一奏效,而晚上11点比赛就要结束了。

 

无计可施之下,他们索性趴着睡了两个小时。醒来后想着,能做多少分,就做多少分吧,先拿下了指标 1 和 4 。午饭过后,廖家欣突然灵感迸发,想到了一个方案可以解决指标 2、3。

 

下午三点多时,开始联调。按照程序,联调需要焊接验证板,以验证参数是否正确。但时间太紧了,他们都没来得及验证。

 

吃完晚饭,距比赛结束还有 5 个小时,这时他们突然发现,不知为何,数据有些变化。有个电压指标,串口打印出来的数据完全正确,但MCU算出来就是不准。“眼见着结果在眼前,却拿不到。只要拿到这个值,我们方案所有的指标都是满分。”大家都很焦急,觉得问题出在软件上,廖家欣开始找错。

 

还剩两小时,他没有慌,因为他知道只要找到问题,代码一两分钟就能改好。他一边排查问题,一边安抚大家,“没事,别着急,能解决。”还剩一个小时,他依然不慌。之前一次院赛,他也是在最后关头,才把一个东西调通,拿到第一名。

 

以前比赛中每次遇到问题时,虽然有时也会很绝望,但任何时候心态都没有崩过。因为他们明白,“如果真的不做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在一次次项目磨练中,他们已经习惯了极限的情况,形成了一种本能:遇到问题时,能立刻进入到解决问题的状态: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统一,方案不行就直接舍弃,指标做不出来就暂时搁置,能拿多少指标就拿多少,总之要保证好心态。廖家欣是队伍的主心骨,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能保证队伍成员的冷静思考。

 

但这次不太一样,当时间还剩半小时,廖家欣有点儿慌了,因为各种尝试均无果,而且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在进行。还剩 10 分钟时,组委会开始收 U 盘,很多选手已经收书包走人了。他更慌了,想着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尽量做到最好。直到比赛最后一刻,数据依然没有拿到。

 

当所有人离开后,一向都在安慰别人的廖家欣,这次却绷不住了,情绪一下子爆发了。盖峻健轻轻拍着他,不断在说,“没事没事,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虽然他也觉得有些遗憾,但毕竟大家坚持下来了。

 

第二天在去参加测评的路上,也许是睡了一觉后,脑子清醒了,他们三个人突然意识到,问题出在硬件的一个模拟开关上,“哎呀,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

 

但在两天一夜的竞赛中,可能因为睡眠太少,思维陷进去了。虽然很可惜,但是他们也释然了。“我们既然有实力坐在这里,就证明我们至少前面几年没有白学,”卢代宏说。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从做至右:盛庆华老师、盖峻健、

卢代宏、廖家欣

 

当看到他们黑着脸出来时,指导老师盛庆华不敢多问。最终当他们接到自己拿到国一的消息时,感觉像做梦一样。

 

回过头再看,廖家欣还是觉得,“比赛时心态真的非常重要,因为过程中你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当一个团队情绪非常低落的时候,思考力就会不够。假如时间充裕,最好能先睡觉或者先吃饭,放松一下。假如时间不太够,那么就尽量在这种前提下做到最好。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先去发愁。”

 

六人行

 

打比赛的同学们往往都是三人一起行动,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则是“六人小分队”——大三的邹嘉赟、余梓洋、刘恒镒队伍和大二的林国宏、吴金乐、阮磊队伍。大二的这支队伍是学长亲自招进学院科技协会,并一路手把手带着成长的。

 

这也是桂电的传统。邹嘉赟仍然记得,刚入学那年,学长肖凯、唐海、李帅强获得了 2021 年国赛的最高奖“ TI 杯”,当时的他很受触动。李帅强因为在本院读研究生,很多时候会和实验室的学弟们一起交流电子设计。大赛前童有为老师还会专门把他请过来,给大家辅导。作为大三学长,邹嘉赟他们也肩负着培训大一新生的任务:教他们焊接、画板、写程序。

 

对于模拟专题赛,邹嘉赟他们早有准备,并将目标定在了国一(此前桂电的最好成绩是国二),想给学弟学妹们做个榜样。学弟组本来已经买好了回家的票,突然被通知参加比赛,因为他们在省赛中也获得了赛题第一名。

 

此时距离比赛还有十多天,为了方便跟指导老师刘涛请教,他们六个人带着电脑、仪器、设备,从花江校区搬到了刘老师所在的金鸡岭校区的实验室。在同一个房间里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困了就直接拉开六张行军床,睡在实验室。

 

640?wx_fmt=png

从左至右:刘涛老师、阮磊、余梓洋、吴金乐、

刘恒镒、邹嘉赟、林国宏、童有为老师

 

模拟专题赛规定要使用 TI 的器件,对此,他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今年 5 月, TI 大学计划工程师谢胜祥在桂电花江校区深入讲解了 TI MPSM0MCU 的产品技术及应用开发方法,还带来了很多 M0 开发板,并进行了实践指导。当时他们就发现,MPSM0 拥有丰富的软件、设计支持资源,支持图形配置工具,其软件开发套件 SDK 提供了统一接口,包括各种驱动程序库、 200 多个简单易用的代码示例和子系统参考设计。

 

为了更好地使用 TI 单片机,他们需要移植以前跑通的代码,工程量非常大。于是他们进行了分工:学弟们和师兄们各自负责调一部分驱动,然后共享代码。邹嘉赟觉得学弟吴金乐很厉害,能写出很多驱动。学弟林国宏和刘恒镒是老乡,他们在模拟电路方面交流得也非常多。经过十多天近乎封闭的训练,六个人的关系比以前更亲近了。

 

模拟专题赛如期而至。在去杭州的动车上,他们坐在一起,拿出童有为老师多年积攒的 200 多种模拟电路看着,不时拿出笔来算算,有时互相讨论一下。虽然临阵磨枪未必有什么作用,但手里拿着电路,他们觉得就没那么紧张了。8 小时的车程中,他们还会互相打气。

 

针对“同一所学校的队伍不能选相同的题”这一规定,他们也早有约定:学弟们让学长先选题目,支持他们去冲高奖。幸运的是,最终两个队伍都选到了各自擅长的题目。赛后,六个人又聚到一起合影、等待,并双双等到了梦幻的结果——国一。

 

“参加比赛前就知道,模拟专题赛的参赛队伍很厉害,不是大佬就是精英。参赛之后还是这个想法,但是以前觉得牛的人物变成咱们自己了,”邹嘉赟骄傲地说。

 

为爱发电

 

没有指导教师陪同,也没人盯着备赛,杨青山、戴鑫宏、何东军自己来到杭州参加模拟专题赛的决赛,就像是一堆有组织的选手中的个体户。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们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2022 级 的同班同学。大一刚开学没多久,为了参加通信创新实验室的招新比赛,他们仨就组队了。“学生自主管理”是他们所在实验室的特色,当时建这个没有老师管理的实验室的初衷,已无从知晓。

 

实验室的传统是:大二学生带着大一新生系统学习。当新生们成长起来后,会继续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学长们会去查资料,给大一的新生解答。自己得了解透彻,才敢教别人,所以需要做很多功课,这本身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我们就是按照上一届传下来的内容学习,”戴鑫宏说,实验室有个 U 盘,专门用来存放历届学长整理的资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给新生讲课的 PPT ,部分内容也是学长传下来的。

 

其实,学校有很多老师管理的实验室。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实验室,就是觉得“比较自由,氛围好”。学习方向完全由自己选择,他们能够在实验室里大吵大闹,也能在实验室里吃饭、睡觉,没有老师带来的压迫感。

 

但自由是把双刃剑,没有老师的帮助,申请物料之类的事情会很难。众所周知,每个电赛人都是踩着成堆的元器件、开发板成长起来的。尤其是杨青山、戴鑫宏、何东军感兴趣的电源方向,动辄就会冒烟了,身后堆积的废弃元器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能力水平的高低。

 

实验室的资金,主要靠每一届学长,举办比赛或者售卖一些自己设计的开发板所得。而这对于耗费庞大的电子设计而言,显然是捉襟见肘。所以他们也会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每月省下来两、三百元购买基础的元器件,这让他们在设计时,更多时候是“能省就省”。

 

有次做智能车,“网上卖的成品套件驱动板,一个板子就两三百,吓得我们不买了。就自己做,成本低很多,还比他们做得好看。”他们平时练习时使用的 MCU 芯片,性能也不是特别强,所以就会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运算空间完成任务,同时减轻运算量。而这也刚好契合了实际工程中成本低、电路简单、故障点能少则少的要求。

 

640?wx_fmt=png

从左至右:何东军、戴鑫宏、杨青山

 

对电子,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戴鑫宏记得大一时,学长会给他们布置一些题目,做遥控小车、遥控飞机等等,“完全做出来就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然后自己就会去做更多的东西。前些日子,他们在加入的技术交流群里,有机会向清华的教授请教,觉得非常幸运。

 

虽然锚定了电源方向,但他们涉猎很广,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模拟专题赛上,他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 D 题电源题。其间,戴鑫宏由于刚睡醒,还有些迷糊,直接把 12 V 电压插在单片机上,板子局部立即爆炸了。“完了!”这是他第一感觉。“骂他也没用,不如把时间用来修复,”何东军说。他赶紧测试其他地方坏没坏,杨青山则想着等队友硬件修复完成后,赶紧再更新一遍代码。

 

三年的磨合,“相依为命”的他们之间早已形成了默契:出现问题时,不会互相责怪。当方案遇到分歧时,他们也不会直接下结论谁对谁错,而是直接上手试,用结果说话。就算导致整个电路板损坏了,最多说一句“太菜了”,然后马上再重做。

 

因为对电源太熟悉了,他们做起来很快,最终提前三小时完成了作品,“国一”这个结果也并不意外。作品展示时,他们的展示台前总是围着好多人。虽然大家评价他们的方案特别厉害,但他们却觉得 “自己的能力跟别人有差距,”戴鑫宏说,“其他学校学生说的很多专业术语和硬件方案,我们听都没听说过,所以逮着就问。”

 

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是通信专业,但主要做的却是电源方向。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会缺乏一些电源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就造成出现一些问题后,虽然他们能快速解决,但可能并不知道具体原因。

 

新学期开始,作为大三的学长,他们将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整体管理,跟老师沟通资源。“毕竟我们拿到奖项之后,说话比较硬气一点,”戴鑫宏说。

 

大象无形

 

刚拿到题目看了两眼,重庆大学的康兮队伍就想选 C 题,但他们学校的另一支队伍也想选 C 题。怎么办?猜拳吧:赢了选 C 题,输了选 B 题。结果,康兮他们赢了。

 

当他高高兴兴地拿着选题卡排队登记时,却发现 C 题已经满了,这时离拿到题目也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而且排在他前边的七八支队伍也都没选上。可供选择的只有 A 题和 D 题了,而 D 题属于强电题,他们平时没有涉及,所以赶紧改选了 A 题,心里想:A 题起码题目能看懂。队友郭悦也是同样的想法,A 题好歹能拿点儿分,实在不行就当来旅游了。

 

郭悦、康兮、李卓然都是电子信息专业大三的学生,而且是同一个寝室的兄弟。大二下学期,学院里通知可以参加电赛。一般大家都是挑厉害的同学组队,这样容易出成绩。郭悦说,“我们三个人绩点、排名都不算特别强,跟别人组队的话不好找,就只能自己抱团了。”“一个寝室里,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能交流起来要方便得多。” 康兮说。

 

在竞赛教室落座后,他们一起仔细阅读了题目,考虑到 A 题偏硬件,康兮、李卓然负责硬件,郭悦做软件。抱着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的心态,他们确定了方案,一步步达成每个题目指标:压摆率、单位带宽增益、静态功耗,进程比预想的要顺利,到第二天下午就开始联调了。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从左至右:康兮、郭悦、李卓然

 

竞赛期间,康兮做硬件时,李卓然帮着设计另一路电路,郭悦帮着查器件手册。郭悦做软件时,当一种思路不行,康兮、李卓然也会帮着想软件的思路,最后设计中也用上了这个思路,而且效果不错。所有问题他们三个都能一起上,这也是长期配合中形成的一种能力。

 

电赛上,很多队伍都是明确分工、强强组合,硬件高手做硬件,软件高手做软件,理论扎实的做方案设计和理论支持。但他们的分工并非固定不变,三个人虽然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但都可以同时去做硬件或者软件。因为对别人的工作有一定了解,让他们在题目选择和方案讨论上,每个人都能提供自己的想法。

 

因为训练题目有时偏硬件、有时偏软件,工作量少的同学在这期间也不愿意闲着,“闲着就感觉自己没啥用,我就想着能帮什么忙,就会去学习别人领域的知识,” 康兮说。

 

他们觉得自己每个人单独拿出来去 PK ,可能并不占优,但三人组合起来,各自能力得到互补,整个队伍爆发的战斗力却很强。

 

从最初被动选 A 题,到后来想到方案,测试成功,“能拿一分是一分,就越来越开心了。”不过,即便指标测出来也不错,他们也觉得心里挺慌的,因为在他们看来, A 题比较特殊,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标准。直到他们的作品被测试老师评为优秀作品时,才踏实下来,想着“国二也不错,”最终却是国一。

此帖出自电子竞赛论坛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最新回复

[attach]857146[/attach]   骰子能投出 0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举报

1549

帖子

0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初级)

很不错的故事,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希望他们以后也都可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此帖出自电子竞赛论坛

回复

5206

帖子

236

TA的资源

管理员

网上卖的驱动板200-300,吓得不买了,然后自己做,成本低,还比他们做得好看。这个说法就很电子工程师

此帖出自电子竞赛论坛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回复

1041

帖子

1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很不错呀。。。。。。。。。前有带路人,今有后来者。。。。。。。

此帖出自电子竞赛论坛

回复

4745

帖子

12

TA的资源

版主

太强了 我啥都没参加过,就混了几年 哎差距啊

此帖出自电子竞赛论坛

回复

7419

帖子

18

TA的资源

五彩晶圆(高级)

image.png  

骰子能投出 0 ?

此帖出自电子竞赛论坛
个人签名

默认摸鱼,再摸鱼。2022、9、28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10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