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e7ens 于 2024-8-9 16:36 编辑
RT
原文4.2章节中,作者提到了ADC离不开DAC
并提出了下图所示用DAC和比较器构成的ADC
如果用DAC的输出值去逐一对比输入信号值,那么最终应该会得到近似输入值的一个DAC值(通常不是完全相等)
当然逐一对比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通常会采用取中间值的方法来快速得到近似输入值的DAC,这就是所谓的逐次逼近法
那么通常的ADC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种,梯形电路法
这种很直观方法是利用量化好的DAC输入跟输入信号对比,最终近似的DAC结果就是输入信号的ADC转化结果
假设垂直方向串联的电阻阻值都是R,那么不难推算处每个Di输入端串联的电阻大小:
当然这个电路的缺点也很明显: 需要太多的DAC输入端口了,想象一下如果是10bit或者12bit的,那么在器件选型方面一定非常痛苦
争对这个问题,后面的两种实现方法就比较巧妙了
第二种方法,PWM斜坡法,根据不同的PWM占空比来模拟不同的参考输入,当比较器翻转的时候,对应的占空比就是输入信号的对应满量程的占比;
第三种方法阶跃响应法类似第二种,根据RC电路的时间来计算输入信号的幅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转换不是线性的,可能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以上就是对ADC部分的一个简要总结,虽然之前有了解一些ADC相关的知识,但是本书的讲解让人对ADC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