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Linux驱动开发》基础阅读9:input子系统
[复制链接]
Linux的input子系统是一个用于处理输入设备的框架,它使得Linux内核能够识别、管理和处理各种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这个子系统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接口,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为各种输入设备编写驱动。
input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输入核心层:这是input子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接收来自输入设备的事件,并将其传递给相应的事件处理层。输入核心层还维护了一个输入设备的列表,以便管理和跟踪所有的输入设备。
2、输入驱动层:这一层包含了各种输入设备的驱动代码。每个输入设备都需要一个与之对应的驱动,以便与内核进行通信。输入驱动负责从硬件读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内核能够理解的事件。
3、事件处理层:这一层负责将输入核心层传递来的事件进行处理。它可以将事件转换为用户空间可以理解的数据格式,或者将事件传递给其他内核模块进行处理。
input驱动的编写流程大致如下:
1、定义input_dev结构体:首先,需要定义一个input_dev结构体实例,这个结构体包含了输入设备的所有信息,如设备名称、支持的输入事件类型等。
2、设置input_dev结构体:根据具体的输入设备,设置input_dev结构体的各个字段。例如,需要设置设备的名称、ID、支持的事件类型等。
3、注册input_dev:使用input_register_device函数将input_dev结构体注册到input子系统中。这样,输入核心层就能够识别和管理这个设备了。
4、实现输入事件的读取和处理:在输入驱动中,需要实现一个函数来从硬件读取输入事件。当读取到事件时,使用input_event函数将其发送给输入核心层。
5、注销input_dev:当输入设备不再需要时,使用input_unregister_device函数将其从input子系统中注销。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完成一个基本的input驱动的编写。当然,具体的实现细节会根据输入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Linux的input子系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统一且灵活的方式来处理各种输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