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8日消息,近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
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五个子体系,按照技术、设备、系统、安全、检测等进一步分解,形成了20个二级子体系、69个三级子体系。
《指南》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
-
在基础与安全方面,主要包括术语、图形符号、氢能综合评价、氢品质、通用件等基础共性标准以及氢安全基本要求、临氢材料、氢密封、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氢安全通用标准,是氢能供应与氢能应用标准的基础支撑;在氢制备方面,主要包括氢分离与提纯、水电解制氢、光解水制氢等方面的标准,推动绿色低碳氢来源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
在氢储存和输运方面,主要包括氢气压缩、氢液化、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固态储氢材料等氢储运基本要求,容器、气瓶、管道等氢储运设备以及氢储存输运系统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安全、高效氢储运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
在氢加注方面,主要包括加氢站设备、系统和运行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加氢站安全、可靠、高效发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
在氢能应用方面,主要包括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氢气锅炉、氢燃气轮机等氢能转换利用设备与零部件以及交通、储能、发电核工业领域氢能应用等方面的标准,推动氢能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安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指南》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部署了核心标准研制行动和国际标准化提升行动等“两大行动”,提出了组织实施的有关措施。
氢的能量密度大,热值远高于化石燃料。氢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多领域。氢能产业涉及制氢、储氢、运输、应用及加氢多个环节。
氢储能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储能路径,能够储存百吉瓦时以上,可同时适用于极短或极长时间供电的储能方案。作为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氢储能前景被看好,不过囿于成本高昂困境,仍存在盈利难题,行业处于爆发前夜。
2021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氢能明确被纳入“新型储能”。
202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强调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2023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应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充分发挥氢能作为二次能源的优势,推动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
当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也是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大国,可再生电力电解制“绿氢”,不仅能在源头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还可实现零碳制氢。在零碳革命背景下,绿氢替代灰氢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将引领新的能源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7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公示,共计58项,其中氢能产业相关技术装备就有9项,国鸿氢能、国氢科技、中联氢能、绿动氢能、航天氢能、福大紫金等公司携项目入围,透露出氢能技术备受重视的地位。
今年以来,氢能板块投融资也延续了火热的态势,风景独好。
5月22日,氢燃料行业领军者国鸿氢能在港交所二度递交招股书。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堆出货量排名第一,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排名第二;超过一半氢燃料商用车配备了国鸿氢能的电池。
近日,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C轮战略融资,融资总额8亿元。据悉,这是2023年以来氢能领域最大规模融资,中科富海投后估值约70亿元,晋级为独角兽。
据企查查资料,全国有4438家名称含“氢能”相关公司。IT桔子显示,名称含“氢能”的创业公司超过80家。
放眼全球,氢能也一马当先。目前全球已经有44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7月底,德国政府发布最新的《国家氢能战略》,将制氢电解槽装机容量2030年目标升级一倍,更新为10GW。
根据高盛报告,目前全球氢能市场的总规模约为1,250亿美元,到2030年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到2050年达到万亿美元市场规模。
据国际氢能理事会(Hydrogen Council)和麦肯锡公司联合发布的《氢能洞察2023》,全球氢能经济仍然强劲增长,发展势头继续加速。《报告》跟踪了全球1040个项目,指出到2030年的氢能直接投资额已达到3200亿美元。
政策温床与火热预期之下,氢能行业能否诞生下一个“宁德时代”?各方都在翘首以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