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早以前就关注了ADI,ADI在官网和公众号都大力推荐了《新概念模拟电路》全五册的电子书。ADI绝对是模拟领域的大佬,
其推荐的该系列电子书也是紧密结合实践和工程应用的,内容非常不错,之前就有下载大致阅读了,但是没有所有分册都仔细看,
刚好现在申请到了新概念模拟电路第四册《信号处理电路》的实体书,可以仔细详读一番了。
以下ADI官网可以下载全五册的合集和分集:
https://www.analog.com/cn/landing-pages/002/Analog-Circuit-compilation-yang.html
书本质量
首先拿到实体书的时候非常惊艳,书本是彩色印刷的,印刷质量非常好。
尺寸也比一般出版书籍较大,捧在手里感觉非常不错,幅面较大,字体也非常清晰阅读起来很舒服,
和阅读电子书不一样的感觉。实体书和电子版书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对比下实体书封面和电子书封面:
本书内容
从序言可以看出一些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本书特色等,亦可以侧面评价本书是否值得一读,所以一般喜欢先看看序言
说实话最开始被本系列电子书吸引是其名字中的新概念几个字,猜测是否有不一样的方式去将模电这个大学时的拦路虎。
序言中作者也对此进行了说明,
对于序言中作者所述的描写和推导细致,类比精妙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一本好书是能够以很简单的生活类别来解释复杂的理论原理的,
简单不失严谨所以必须要有推导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就是我心目中的非常好的书,
作者以也强调了以此为特色,后面我们就慢慢详读感受吧。
从目录即可看到书本内容如何,本书是信号处理电路分册,主要包括:
峰值检测和精密整流电路
功能放大器
比较器
功率放大器
测量系统的前端电路
ADC驱动电路
杂项
可以看到内容是比较丰富的。
建议
- 建议在引出问题描述后,进行严格的定义
本书是主打针对大学生电子竞赛和工程人员,所以以实践为主,避免和一般教材的叙述方式,所以尽可能直白和简单,这一点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反过来说给出严谨的定义,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等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先以实例简单引出问题,再严格定义问题才是一个好的叙述方式,可以参考国外技术书籍和教材,皆是如此。而国内书籍要不就是上来直接公式,引理,定义缺乏必要的背景介绍;要不就是口语化的叙述,缺乏严格的定义语言给阅读者精确的理解带来问题。
如下处的”突然降低”等口语化引出了概念,遗憾的是后面没有严格的定义,读者可能就难以理解这个突然的降低代表什么,多长时间降低了多少才算是突然降低呢,在定义时怎么选择这个降低时间和降低范围是否有工程实践考虑呢,肯定不是摇色子决定的,如果能这样引导读者去不断追问,不断去层层叙述,深究背后的原因,那么本书将提升至少一个档次,以上遗憾的是这本书还未达到我心目中的期望。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书籍的叙述方式,确实值得借鉴参考,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竞赛的,能引导其发问,深究,理解背后的理论,工程实践等不同方面的原因非常重要。
- 建议对原理图进行更加细致的原理分析
本书实际可以说是一本各类原理图的集合,书中根据章节分类列举了很多相关主题的原理图,但是有些地方对原理图的解释不够。还是未能达到序言中的“描写和推导细致”,离我期望的解释其所以然还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说起到引导的意义。
如下所示,列举了两个峰值检测改进电路,但是后面却没有对这两个原理图的改进进行详细描述和推导,怎么改进的? 改进的思路是什么?凭什么你凭空就能想到这改进思路,为什么读者我想不到?作为针对大学生竞赛而言,肯定大家都有这些问题。肯定不希望竞赛者就照搬这个原理图,而不知道原理是什么,那么就失去了竞赛指导书籍的含义,沦为了堆砌原理图的书籍。说实话现在网上一搜就可以找到各种原理图,这样本书也就没有了其核心价值。
个人觉得本书不应该定位为原理图收录书籍,原理图收录网上一搜一大把;应该定位于如何分析,引导发问,引导思考,甚至以新概念的方式去分析,这样的方式去体现本书价值。
比如如下,一句话将二极管置于反馈环中(不好意思还一不小心发现了一个错别字,置于不是至于),就完了? 这就能改善了? 那么是负反馈还是正反馈? 反馈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原理是什么? 怎么想到要加这个反馈的? 这个反馈带来什么副作用? 怎么解决副作用? 工程实践中怎么调优? 电阻怎么取 ?电容怎么取值? 放大器怎么选? 。。。。。相信这一句话后面读者可以问出来一百个问题,如果本书能如此循循引导,那么这将是一本高档次的书,可惜这本书还是沦为一般的书籍的套路。 一句话解释看不懂的原因(对于抱着学习态度的菜鸟来说,对于大牛估计也不会看,书不就是教会不会的人的吗? 会了谁还看),然后列举后面的优点缺点,完了?!这就完了?!怎么还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这不就是大学课本的套路吗,这不是学习了一学期不知道讲什么的大学教材吗。遗憾的是本书序言中的特色好像并没有体现出来,新概念好像体现不出来,“描写和推导细致”体现不出来。
比如下面说的,具体电路性能与所选择的运放,二极管,电容有关,拜托!原理图中就他们几个,不和他们有关和谁有关? 你问一个学写诗的都知道和他们有关,这句话就没啥价值体现了,谁不知道呢,大家又不傻? 菜鸟,想学习的菜鸟,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和他们有关,每一个元件怎么影响性能,如何选择,如何计算,工程实践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比如后面的100Khz 的限制,为什么呢? 101不行吗? 200行不行, 99和100有什么差异?
要培养好,好的大学人才,相信这是我们教材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教材出现现在这种说了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又相当于什么都说了的叙述逻辑,是很难培养人才的,除了天才,说实话天才不用这个教材也能懂,教材就是要教会不会的人。
目前教材书籍出现这种问题要不就是作者本身也没想这么多,也就是作者自己也还没有达到精通的程度就开始写书,写的内容是网上其他书本中都有的内容;一种就是作者是神级人物觉得读者都是有成为神级人物潜力的天才,这种估计很少,也不适合作为教材,毕竟天才可能根本不是看书学习的,人家都是直接意念理解,直接打通任督二脉就成为高手的。
错误
P2 “将二极管至于反馈环中” 至于应该为置于,才看到第二页还没怎么关注错别字就发现了一个错别字,确实有点遗憾。
校对和作者还是要注意下,出书严谨很重要,虽说疏漏难免,但是过多的低级错误带来的体验不太好,降低印象分和档次。
不过本书好像也没有完全按照出版书籍要求去做,比较仓促,主打还是电子书吧,要求不能太高。
总结
书中内容是很丰富的,也是不管是大学生竞赛还是工程人员想了解的想学习的,值得肯定,但是离自己期望的一本好书还是有差距,作为技术书,如何让读者搞懂原理,引导其思考,发问,甚至引导读者去自主分析才是根本,才是一本好书,列举一大堆内容,比如原理图,然后列举其优点缺点没啥意义(网上一搜一大把还方面还更具备工程实践参考意义),还算不上一本好书,个人意见,可能期望和要求有点高,毕竟自己是菜鸟。反过来说能让菜鸟搞懂的书,那么他能不算是一本一流书吗,教会人骑自行车不算牛逼,教会猴子骑自行车才算牛逼。如果书籍教材本着这种想法去写,个人觉得档次会高一层。可以参考国外技术书籍和教材,人家就把你当猴子教,目的就是要教会猴子微积分,这种态度去写书怎么可能不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