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姜子牙疼 于 2022-6-28 11:25 编辑
近年来,个人智能心电ECG监测设备研发加速,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种类繁多,包含了心电贴片、心电束带、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心电衣等,记录方式有单通道、3通道甚至更多通道。使用时的理想流程为:用户随时随地的采集自身心电ECG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自动上传监测数据至云端,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作为健康辅助判断。另一方面,远程医生可以通过用户的数据进一步与用户交流产生电子病历,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就医建议。
举例来说,有心脏监测需求的用户可以在家中进行较长时间的心电监测,居家实时监测采集到的信息将通过系统自动传送至远程心电网络系统,一旦发现有心脏异常状况,后端数据监测分析通过报告的形式及时告知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这对于心脏疾病手术后需要监测的患者来说尤其适用。例如一位49岁的患者,在心脏介入手术后曾多次出现阵发性心悸,但都发生在凌晨,次日就医时通过心电图检查均未能确诊。使用长期院外心电监测后,居家监测到了“室性心动过速”,之后到医院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后病情平稳,并继续采用居家心电监测观察手术效果。
由于心脏异常的心电信号具有突发性、一过性、阵发性,单次去医院就诊的心电图有时无法有效的采集和诊断心脏的异常。而便携式智能心电ECG设备可以长时间实时监测,对于捕获到心脏的异常状况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的。因此穿戴式心电ECG监测在个性化健康监测中可作为长期健康管理的手段,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除了更好的进行心脏疾病的长期管理,一些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的快速筛查功能,也极大提高了心电筛查的效率,在很多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优势。
可穿戴心电ECG设备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前景广阔。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接受到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在内的整体疾病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