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o4fisher 于 2022-1-15 22:37 编辑
本文下载资源对应链接:
1、 免费获取GD32 MCU配套软硬件资源包,让您的开发变得简单!
资源整个相对集中,可以一次性找到所有的资料。
开箱前准备:
作为GD M23内核的新成员,对比E23系列的优势,见上图:全系更大的ram、更大的flash、更低的工作电压,更高的GPIO复用率,多通道DMA,原生只是段码LCD,更丰富的外设资源,以及USB FS2.0.在这么多有点下,降一点点主频也是可以接受的(最高主频由72降至64)。
一、 GD32L233C-START 开箱
GD32L233C-START如约而至,就像GD其他START板子一样,干净清爽。相当于就是个GDLINK+GD32L233的最小系统板了。
二、 供电
板载3个USB接口,其中仅GD_Link的USB接口作为这个开发板的电源供电接口使用,另外两个USB的VBUS接口悬空。
三、 接口简介
2.1 GD_LINK
GD32L233C-START板载GD_Link作为GD32L233C-START的编程和调试。GD_Link使用GD32F103C8T6作为控制器。然后使用CMSIS-DAP开源固件,版本未知。
GD_Link使用USB mini 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着实费神了好大一会儿。如今micro USB都越来越少见了,TYPE C越来越多,很多开发板也过渡到了TYPE C,而这里却依然还在用MINI USB接口.开箱后,没有USB线。
感受:硬件接口陈旧,CMSIS-DAP固件版本低。高版本固件已经可以SWD+VCP一个USB搞定了,没记错的话,像正点原子、野火都有相应的作品问世。
2.2 GD32L233C-START 核心板
核心板板载资源有限,一个复位按键,一个用户(+wakeup)按键,4个LED。只能作为基本验证板子在工作的基础功能使用。
板子扩展接口与arduino兼容,但是遗憾的是,没有焊排针,也没有排针。需要用户自行准备并进行焊接。
另外板子上集成了另外两个MINI USB接口,一个是GD32L233C的串口0,通过CH340E,实现串口转USB,这里,要给CH340E点个赞,晶振都是内置了,USB转串口,外围电路两个电容就搞定了。另一个USB接口直接与GD32L233C的USB外设相连。
总结:板载3个USB接口都是MINI USB,GD_Link的固件版本应该比较低,仅作为SWD接口使用,串口输出打印信息,需要另外的USB转串口实现。
四、 资源
资源下载的话,以前要到21ic,现在好点了,GD有官方的下载网页。可以下载的资源如下:
从上到下依次是:
1. arduino开发指南
2. allInOneProgrammer编程软件
3. GD32L233的demo包
4. GD32L233的标准固件库
5. GD32L233的使用指南
6. GD32L233C_START的原理图
7. GD32L233C_START的用户指南
8. GD32L233C_START的使用指南
9. GD32L233手册
上图所示,demo包里START提供了6个演示例程,基本上是单片机入门的例程了。
还是标准库里提供的例程更丰富一些。 基本GD32L233所有的外设功能,都有对应的例程。这里还是给个好评。并且像DMA、SPI、CAU等等,都提供了非常多的不同工作模式的demo。
五、总结
通过开箱及查找资源的过程,总结如下:
5.1 资源下载集中,方便用户查找资料。
5.2 例程的话,BSP的例程因为受限于板载资源的原因,例程比较少。但是在固件库中,包含几乎所有资源的demo,方便程序开发。
5.3 板载USB接口为MINI USB版本,接口过于陈旧,建议在后续开发板设计中更新为micro usb或者直接使用TYPE C接口。
5.4 GD_LINK调试器固件版本较低,造成程序调试并且使用UART0的时候,就需要连接两条USB电缆,这个是不太方便的。建议在后续版本进行更新。SWD和目标芯片的UART0通过一根USB解决。
5.5 供电接口单一。造成调试过程,如果使用USB外设或者UART0,都必须另外解决供电问题,无法通过USB或者UART0对应的USB接口提供板载电源。
5.6 M23有着优异的低功耗性能,但是START板子的设计,使得低功耗测试变得没有那么容易。虽然官方也没有在M23的低功耗性能上做过多宣传。但是对于有低功耗使用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不太友好的。建议参考一下友商LPC54114板子的设计。低功耗测试非常方便。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