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缪向水担任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自1960年创办半导体相关专业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先后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积累了雄厚的集成电路学科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官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建设存储器、传感器、光电芯片、显示器、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方向。
△Source:华中科技大学
据悉,集成电路学院按照“国际视野、拔尖示范、协同育人、自主创芯、服务地方”的思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支撑和引领华中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
7月15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
△Source:北京大学
据北大微电子官微介绍,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发展,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地支撑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集成电路人才联合培养的重要举措。
去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通知。过去一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均成立集成电路相关学院。
除了由高校独立发起建设的学院外,政企和院校联合办学之风也逐渐兴起。
7月4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集成电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在珠海高新区正式揭牌。该产业学院由北理珠信息学院、广东中星电子、珠海市英思科技共同成立,将促进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深度位融合,为珠海乃至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优秀人才。
该产业学院旨在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汇集高校和企业优势,深入开展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将产业技术和成果引进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长赵显利表示,集成电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的成立恰逢其时,学校鼓励和支持校企联合开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
6月22日,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中芯国际联合打造的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揭牌。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说,成立该学院是为应对供不应求的人才需求,学院及“集成电路班”的组建,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推动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采取“全新机制”办学,将在课题设置、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全方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争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培养一流应用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据悉,集成电路学院作为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二级学院,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将积极与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领域的骨干企业如中芯国际、比亚迪、华为等联合办学,着力探索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专业课程设计、项目研发、实习实训、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深度融合,着力解决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的技术难点。
3月27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揭牌,将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EDA软件等产业领域,重点服务于深圳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培养掌握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知识技能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3月26日,由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晋江分园区管委会联合渠梁电子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共建的“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签约成立。
该学院作为一个区校企合作的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区校企三方将依托产业学院,在人才联合培养、科技研发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对接,推动产业与高校深度融合,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产业学院建立后,三方将共同确认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验室,共同进行学生管理、课程设置,考核学生培养质量等。
3月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绍兴校区)项目签约仪式举行。绍兴市政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滨海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聚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共同打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绍兴校区),构建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载体。
去年10月22日,由南京江北新区主办的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时龙兴担任校长。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学,而是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采用“5+1+2”的设置。
“5”类学院包括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学院、微电子学院示范基地、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集成电路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国际学院;“1”个科技园包括集成电路大学科技园筛选优秀人才及项目,展开产学研工作,扶持科技企业的孵化、扩大优秀人才的招引、促进创新成果的落地;“2”个办公室是指就业和创业指导办公室和师资与学员服务办公室。
顶尖人才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都在争夺的稀缺资源,国内高端产业人才缺口严重。随着我国开设集成电路相关学院及专业的大幕正在拉开,我们期待看到高校通过更具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案,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还有一些高校的集成电路学院建设计划正在推进之中。例如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计划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并筹建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苏州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