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0

9185

帖子

6

TA的资源

管理员

楼主
 

NI独家:各种难搞测试问题,就此终结! [复制链接]

电子制造产线测试的挑战,哪一条戳中了你的心?

 

产品缺陷率达5~20%设备使用率仅有40%人员流失率达15%产线换线时间通常为2~3小时新产品导入时间较长普遍在2~6个月产品缺陷率达5~20%人员流失率达15

从这些问题出发,如何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NI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小编先划下重点:

 

如何进行测试标准化,不被供应商“绑架

 

NI的一项客户调查表明,测试策略是测试团队最需要支持的一个方面,而标准化就是解锁测试策略的重要钥匙之一。测试不仅仅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手段,而且能够为整个公司带来附加值。

 

如果你们公司也在进行测试标准化,那你可能会感同身受,标准化的成果如何在多个团队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最常见的挑战。

 

即便前期工作困难重重,我们也会被测试标准化的巨大潜能吸引,比如加快产品投放市场进程、提高运营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减少产线的计划外停机时间、提升可扩展性,提升从研发验证到产线测试的可重用性。

 

在“自动化圆桌派”的直播回放中,NI合作伙伴博测达专家秀出了公司当前测试标准化的成果↓

 

 

如何发挥数据的价值

 

大家不缺数据,缺的是发挥数据价值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制造型企业使用数据的情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了解过去已经发生的事;第二是了解正在发生或短期内会发生的事,这对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第三个我们可以概括让数据为设计制造流程全周期提供洞见。(小伙伴们也可以再发散一下)

 

在设计、开发、制造、运营等各个阶段,数据分析能提供增值的地方是什么?

  • 从设计到产线测试的数据双向打通,将产线测试数据导入研发阶段的仿真模型,从而提高测试数据对研发的指导意义,优化设计流程,提升设计验证阶段的效率。

  • 跨越开发到制造的流程,通过重用开发阶段的IP和数据,来优化测试策略。

  • 打通设计到生产各个阶段测试数据,通过根源分析,加速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的响应,从而优化或减少测试步骤,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计划外的停机时间。

 

世界各地的测试团队迫切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测试策略来平衡这些需求,而他们纷纷选用了NI测试平台,看中的正是NI 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和模块化硬件架构。

 

这里引入一个测试站的概念,测试站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硬件基础设施、硬件仪器、本地软件和服务器/云软件。

 

 

支撑这些策略的强大后盾是什么

 

PXI可以说是NI模块化测试平台的灵魂,NI提供 600多种 PXI模块,频率范围从直流覆盖到毫米波。资料来自《电子功能测试解决方案手册》。

 

以上这些资料摘自NI电子测试资料合集,合集中还有关于现在大热的数字化转型问题,以及基础并且重要的仪器选择问题,小伙伴自己来查阅吧。

 

小编将资料分成了几种类型,供参考~

 

 

好资料不容错过,现在立刻马上下载吧

 

 

NI电子测试资料合集

加EE小助手好友,
入技术交流群
EE服务号
精彩活动e手掌握
EE订阅号
热门资讯e网打尽
聚焦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发
认真关注技术本身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6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