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0

24

帖子

73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楼主
 

大彩串口屏在非接触式自助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背景: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提出各单位应暂停指纹考勤,人脸识别非接触式测温一体终端可实现在手机和电脑端实时查看考勤和体温记录,代替指纹打卡机,降低二次感染风险。同时推动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加快恢复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各行各业陆续进入全面复工、学校开学,全国都迎来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为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带来了诸多的考验。筛查和判别感染人群主要以是否有“发热”作为初步判断,目前公共场所大部分是通过电子体温枪对进出人员进行一对一体温检测,虽然数据准确但是速度有些慢,包括传统的指纹打卡都容易引发人群拥堵且会产生近距离接触,增加互相聚集形成交叉性传染的风险。

传统电子体温测试及指纹打卡存在隐患

非常时期,关于如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此时显得至关重要。广州大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非接触式自助测温系统的应用,属大彩串口屏与红外测温模块的完美结合,采用带有自动测温和人脸识别系统精准测温设备对通行人员进行测温和智能分析,真正实现非接触式自动测温及有效人脸识别打卡,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让疫情防控更加硬核。  

非接触式自助测温及上报系统工作情景

 

非接触式自助测温系统也叫辐射测温,可以实现大面积的测温,也可以是被测物体上的某一点的温度测量,测温时不接触被测物体,具有响应时间短、不干扰被测温场、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通过测量目标表面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表面温度,利用大彩串口屏显示及读取数据,同时快速实现刷脸/刷卡登记,各测量点可通过交换机传输数据到电脑,然后各片区形成精准的测温报表(包括所有被测对象的全部信息可归档,并自动绑定被测姓名、工号/学号、测量时间及温度,且生成Excel报表),再通过Internet网将文件放到云服务器上进行渲染及上报。

此系统的智能设计帮助用户更方便测试、更快捷捕捉到被测物体的真实值。运用智能化的操作,淘汰传统的人工检验登记方式,使得办事效率更加迅速,省时,省力,省人,真正做到人工智能一体化的生活,真正实现在科技所包围的环境中,享受着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让我们相信,生活真得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智能和科技。

当然,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个疑问,温度测量这块不会出问题吗?它会提醒实时温度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彩串口屏可实现实时语音报警功能,高于37.3℃会自动报警提示。更加方便快捷的筛查高体温人员,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非接触式自助测温及上报系统六大优势

 


方案优势:

优势一安全:非接触,无人自助测温;

优势二准:同医用级别同等,测量数据自动提醒重测;

优势三快:测试速度≤1S/位;

优势四 可追溯:所有被测对象的全部信息可归档(自动绑定被测姓名、工号/学号、测量时间及温度,并生成Excel报表);

优势五实时报警:高于37.3℃自动报警;优势六大数据同步:支持测量报表远程上传云端,实现区域或连锁管理,接近"零”时延;用场景

适用场景

该串口屏应用系统一般布置在复工企业、学校、工厂、写字楼、公寓等固定进出人群场所。

此系统布置在出入口,快速布设便携式热成像测温模块、测温闸机设备以及刷脸刷卡设备同步运行,对出入的人员快速实施非接触式测温及刷卡刷脸,主动发现异常体温人员,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发现异常后直接传输至管理电脑,效率高,处理快,避免疑似高温人员进入。

同时对接后端管理平台,精度高,可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补偿测温结果,保障测温精度与筛检率,并且可快速锁定体温异常目标的身份,定位人员位置及身份识别,提高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追溯的工作效率。


大彩串口屏在非接触式自助测温系统中的应用.pdf (353.25 KB, 下载次数: 0)

此帖出自单片机论坛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9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