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驱动扬声器的信号,多为正弦(近似正弦)波,而不用方波呢(典型的就是功放IC的输出是方波PWM,而后要加上LC电路使得其,波形成为正弦)?PWM波不可以直接驱动扬声器负载吗,是因为方波信号中含有大量高频开关信号,必须得滤除吗?【2】正弦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每一个音符是如何体现在正弦模拟音频信号中的?
比如下图的这段模拟音频,对应播放的是音乐“do rui mi fa sol la si”
每一个音在信号上是如何体现的,是不是像图中△S所对应的信号段通过扬声器播放后就是一个音?
-----------------------------------------------------------------------------------------------------------------------------------------------------------------------------------------------
【1】任何一个信号,都可以进行傅立叶变化,任一个信号从傅立叶变化的角度来看都由基本信号(即各种频率分量信号)叠加而成。做傅立叶变换就是想得到每个频率成分的信号幅度有多大。
从方波的傅立叶展开式可以看见,方波里有大量的奇次谐波。而且这些奇次谐波的强度还不弱,这个谐波在声音信号里,听起来会觉得不怎么舒服。
在音乐里,我们把基波的频率看成一个音符的话,其偶次谐波恰恰是基波的一个八度音,懂音乐的朋友会知道,一个音与其高八度(只能是高八度)的音在一起发出时的感觉,那是一种和谐,自然美妙。
奇次谐波跟基频不存在在乐理上的和谐关系,唯有极少量的存在对主音有修饰作用,属和弦或7和弦,但这已经靠运气能撞到点儿上。我们可以认为,大多情形下奇次谐波是有害成分。
从音乐的角度上讲,大部分音乐都是以一个八度音,来体现感情,两个以上次之。
八度音是绝对和谐的,但是三度和五度的和谐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调式来说,调里不同的音的大三度和纯五度就有可能是和谐或是不和谐的。比如对于自然小调,主音的大三度音(五次谐波)就是不和谐的。就算是偶次谐波也不能太多了。
所以,需要用滤波器滤除掉这些奇次谐波。
【2】每一个音在信号上体现为频率。
在1939年的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最终确定a1=440赫兹为国际第一标准音。
a是音名,a的唱名是la。中央C就是钢琴键盘上小字一组的c1,小字一组的c1的震动频率是261.6255hz
而钢琴键盘上小字一组的a1就是国际第一标准音。
一个音符是有持续时间的,在这个持续时间里,音符震动多次,而不是正弦波的那么一小段。
如果真如图所示播放那么一小段的正弦波,这么短的时间,没有人能听出来其频率的,也就是听不出是什么音。
乐器矫正音,是用一个叫音叉的小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