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0

2015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楼主
 

国内外车载雷达产品现状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Aguilera 于 2019-4-18 22:02 编辑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车载雷达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供应商投入到汽车雷达系统研制、器件开发和算法研究当中。1999年,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率先采用77GHz毫米波雷达的自主巡航控制系统;2003年,博世研制的77GHz车载雷达正式投入商用;2013年,松下与富士通研制出79GHz频带毫米波车载雷达。目前,毫米波车载雷达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大陆、博世、电装、奥托立夫等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所垄断,特别是77GHz 毫米波雷达,只有少数几个国外公司掌握该技术。

      在我国,24GHz和77GHz毫米波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其中,24GHz毫米波集成电路已实现量产并试用中,但77GHz毫米波集成电路的国产化一直进展缓慢。国内相关产品的主要进展情况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完成8mm波段混频器、倍频器、开关、放大器等单功能芯片的研制,目前,正在开展单片接收/发射前端的设计与研制;厦门意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24GHz汽车主动安全雷达射频前端集成电路取得突破,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24GHz汽车主动安全雷达射频前端MMIC解决方案的企业;沈阳承泰科技有限公司在研发77GHz汽车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预计产品不久将问世。

       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整体竞争力偏弱。目前,国内的产业链尚未成熟,国外商用车载雷达已经走了几十年的历史了,国内近几年才开始起步,产品上市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
      ②人才极度缺乏。车载雷达研发需要丰富的雷达系统和毫米波射频设计经验与能力,而这一领域的人才多集中在军工企业和国外企业。
      ③资金压力大。由于技术基础底子薄,研发所需的测试设备和生产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购买,价格高昂,后期收益情况又未知,国内相关生产厂家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④开发周期较长。一款毫米波雷达开发周期就要12个月以上,产品还需要通过静态测试、动态测试、上车测试以及各种复杂的环境下测试,整个研制周期至少要2年以上。



点赞 关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6 下一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国产芯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