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在50纳米的硅片空间-访北京大学“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基础研究”项目组
[复制链接]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向杰 实习生:张涵雪 首席:张兴 时间:2006年6月21日下午 地点: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脑、手机、MP3……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中都有芯片的存在,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如果离开芯片,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目前中国计算机、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由于还没有完全掌握核心芯片技术,有些方面还停留在装配业的水平上。973计划“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正是针对五十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工艺水平,提出创新的新型半导体器件结构,并使用新的工艺制作出新一代的系统芯片。 联系采访时,电话那头的声音是有些低沉的,让人不免想象,未曾谋面的973计划“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张兴应该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然而,当在北大他的办公室亲眼见过本人后,记者才意识到,这种想象原来是那么不靠谱———“老者”不过是一个刚刚跨过不惑之年的年轻学者。也就是说,在2000年,当他成为973课题的首席科学家时,才35岁! “新锐”———一个词语从脑海里没遮拦地蹦了出来,尽管这个词可能不是很准确,但一时间,记者想不出一个更好的词汇来形容眼前的这位首席。 记者:请问该课题立项的初衷是什么? 张兴:微电子是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基础。在全球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网络经济迅速兴起、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现代国防和未来战争中尖端技术不断崛起的今天,微电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虽然国际微电子产业处于有升有降的波浪式发展状态,但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却一枝独秀,始终保持着每年30%%以上的递增速度。特别是随着中芯国际等一批大规模、高水平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投入运行,国际上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正被迅速地直接引入到我国,制造工艺技术达到了12英寸、100纳米的工艺技术水平,因此可以说我国微电子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跳跃式发展阶段。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却也面临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困扰,近年来多次出现的专利权纠纷就是一个明证。 目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半导体工业竞争逐渐白热化,半导体工艺不断向微小尺度方向发展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迫使半导体工艺技术保持快速发展。为了加强我国微电子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微电子工艺技术,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微电子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正是我们当初提出该973项目的初衷。 记者: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什么? 张兴:如你所知,我们课题的名字叫做“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基础研究”。它研究的目标是针对50纳米以下的制造工艺水平,提出我们创新的新型半导体器件结构,并使用新的工艺制作出新一代的系统芯片。 记者:这种芯片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张兴:联系太多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手机、MP3……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内都有芯片的存在。 记者:50纳米以下是一个什么概念? 张兴:在系统芯片研究领域,大家一直在追求更小的体积,更低的能耗,显然系统芯片的尺寸越小越好。否则,我们今天可以放在掌心的手机还会如同十几年前一样,像块砖头。 一般认为,当器件尺寸在大于45纳米以上工艺水平时,靠传统的按比例缩小尺寸就可以实现系统芯片性能的提高。但是,当继续缩小到45纳米以下时,一个为大家比较公认的瓶颈出现了。因为一旦达到这个尺寸,再使用传统思路缩小器件的尺寸,很多寄生的效应就会产生,比如发热问题,它自己都能把自己烧毁,更别提提高系统芯片的性能了。 所以,在这个尺寸上,大家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器件结构,使用新的工艺才能突破这个瓶颈,使系统芯片的性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记者:5年前,课题在立项之时,把研究目标定在50纳米以下是否比较超前? 张兴:当时世界上批量生产的系统芯片水平一般在180纳米到250纳米之间,实验室研究水平达到50纳米的还很少。我国虽然一直比较重视系统芯片方面的研究,但应该看到,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形成突破?说实话,当时大家的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定的目标确实比较高,但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最终完成了这个目标,而且效果还不错。 记者:做出了50纳米以下的新器件是课题最大的收获,可以这样理解吗? 张兴:我们研究的重点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更小的器件尺寸。我们更看重的是在50纳米以下系统芯片工艺中,提出适于系统芯片集成的新型的器件结构。 课题组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结构,并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这些新的结构制作出了实验性的器件。它们有可能会应用到今后的大批量生产中。 记者:这个项目最主要的创新点是什么? 张兴:我个人认为,课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我们提出了多种新的适于亚50纳米系统芯片集成的器件结构。大家都知道,新结构是突破纳米尺度系统芯片发展的瓶颈。现在世界上不同的科学家都在提出一些不同的结构,但最终哪一个会应用到批量生产上,谁也不是很清楚。我们目前已经提出了独创的结构原型,下一步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使某些结构能应用到批量生产当中去。 二是我们做出了一个对纳米尺度器件进行仿真和模拟的平台。以往想要知道一种新器件的性能,往往要把这个器件做出来,再进行实验得到数据。这个成本是很高的。比如利用现在的工艺,做一个90纳米水平的系统芯片,进行一次实际的工艺流片,费用约需要几十万美元。如果芯片设计中出点差错,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鉴于此,课题组开发出了一套基于量子力学基础理论,针对50纳米以下尺寸器件的模型和模拟软件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出新结构器件的实际性能,从而大大节约了费用。 三是我们在材料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因为新器件不可避免需要使用新的材料。比如以往经常在芯片中使用的一种介质氧化硅,到了50纳米以下工艺水平时,就可能不再适用,必须找到新的替代材料。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记者:作为微电子领域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您认为我国目前在信息产业方面有哪些不足? 张兴:在十六大以后,我国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很英明的。 在我国传统能源进一步稀缺,越来越依赖于进口的情况下,发展新的产业,寻找新的突破口是很有必要的。而信息产业对原料的要求很低,主要靠人的智慧。芯片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硅,它在地球上含量很高,仅次于氧元素,可以说用之不尽,但硅片一旦变成芯片,也就是将知识集成于芯片中,就可以创造出极大的价值。因此可以说芯片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 但目前我们的问题是,重应用轻研究。目前中国计算机、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然而即使如此,由于我们还不掌握其中的核心芯片技术,因此有些方面还停留在装配业的水平上。 芯片与软件是我国信息产业最薄弱的两个环节,这两点不解决,我国的信息产业就会停留在替人打工的阶段。 记者:那您认为我们最有可能从哪个方面进行突破? 张兴:近年来,我国在系统芯片和通讯芯片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想要与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巨人进行竞争还是有较大距离的。 目前,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就是嵌入式系统芯片。它与CPU最大的不同是,CPU是通用芯片,而系统芯片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它可以和我国的一些行业标准结合起来,将之固化到芯片上。这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也是可以拉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封装技术及软件等产业迅速发展的。 最明显的例子是身份证芯片,它必须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据我所知,这个行业已经拉动了几个企业的营业额直线上升。我国一年有上亿片的需求量,这个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记者:请您最后介绍一下课题所取得的学术成绩。 张兴:我们这个课题5年一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87篇,专著4本,其中SCI收录论文219篇;EI收录248篇,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被引用150余次,得到了很好的评价。除此之外,课题组的成员还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24次报告。 课题还获得了一系列的具有原始创新的专利技术,申请了多达86项发明专利,其中28项发明专利己获授权。这为我国从微电子大国向微电子强国过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